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金丽芳:不离不弃,照顾病母二十年

2009-05-08 17:0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5岁,正是孩子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年龄,但在闽浙边界的大山深处福鼎贯岭镇西山岭头湾自然村的金丽芳,却早早地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命运多舛的家庭重担。她母亲因难产导致半身不遂

5岁,正是孩子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年龄,但在闽浙边界的大山深处福鼎贯岭镇西山岭头湾自然村的金丽芳,却早早地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命运多舛的家庭重担。她母亲因难产导致半身不遂,而身为“顶梁柱”的父亲又患肝癌离开了他们。那一年,她年仅5岁。20多年来,金丽芳细心照顾瘫痪且患有精神病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弟,用行动践行着孩子心中的孝道,在当地传为佳话。

母瘫父亡命运多舛

眼前金丽芳的家是一幢有几十年历史的土木屋,低矮破旧,墙面脱落。敲开金家的房门,开门的正是这位美丽、朴素的年轻妇女。当她明白我们的来意后,淡淡一笑说:“女儿照顾母亲天经地义,没啥可采访……。”

走进里屋,看到的除了唯一一台彩电就没有其他像样的家具了,而金家所谓最好的卧室,墙壁也是用旧报纸糊的,里面躺着一个神志恍惚的中年妇女,便是金丽芳的母亲杨兰英。或许是触景生情,丽芳向我们诉说起往事:5岁以前,我与同龄人一样可以在双亲的怀抱里撒娇。可命运多舛,那一年母亲分娩弟弟难产,因当时医疗条件差导致半身不遂,精神失常,生活无法自理,那年母亲才23岁。然而祸不单行,不久父亲也因肝癌晚期不治与世长辞,留下年幼的我和嗷嗷待哺的弟弟。一个完整的家,变得风雨飘摇,生活举步维艰。她每天只能沿村乞讨,靠着好心人的救济艰难地照顾母亲和弟弟度日,这种风餐露宿的日子一直延续到1993年。俗话说“穷人孩子早当家”,13岁时我就出门打零工,学做农活。这种食不饱腹的日子直到我结婚后才有所好转。我丈夫很善解人意,为了这个家,他甘愿入赘,还外出奔波挣钱养家,这让我感到无比欣慰。

“照顾长辈是我们的责任”

在金家屋门两侧,架着的两排竹竿,上面密密麻麻地挂着几十条白色布块。邻居王大婶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她母亲的尿布,前排是刚刚洗过的,后排是晾干净的。由于母亲大小便经常失禁,为防止老人生褥疮,金丽芳总共备了30多条棉布块,及时更换。每天定时给她翻身体按摩、擦洗身子。这可是个力气活,杨兰英身子不听使唤,无法配合,常累得她直冒汗。邻居阿婆说,自丽芳长大后的10多年间,每逢刮风下雨,无论多忙,丽芳都会及时赶回家看看她母亲是否安然无恙。晴天时她就把她母亲从里屋背出来,让她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她母亲床上常铺着较新的棉被,而她自己用的被子却很破旧。村中大多数老人的子女都外出打工,有什么头疼脑热,经常都是丽芳赶来照顾,真是个好闺女。

走进金家的里屋,面对自言自语的杨兰英,笔者问金丽芳:“你母亲常年卧床,生活无法自理,都二十几年了,眼珠儿都不轻易转,你为她付出这么多,老人懂你的孝心吗?”

“百善孝为行先,照顾长辈是我的责任”。金丽芳朴素的话语透着坚定。她说,丈夫和小弟这几年打工赚不到什么钱,自己的身体越来越虚弱,除了政府每月给80元低保金,一家人的经济来源就是靠采些茶叶维持生计,尽管粗茶淡饭,生活清贫,但我很知足。当笔者问到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丽芳有些哽咽地说:“不管妈妈的有生之年有多长,我都会竭尽全力让她的余生过得好一些”。是啊!谁说久病床前无孝女。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