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这一生生了土豆一样多的儿女,母亲排行老大,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养这么多儿女尚属困难,正因为这样,母亲早早就嫁给父亲,不到二十岁便有了大哥。
奶奶是个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贫困女性,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在她的脑海里根深蒂固。自从母亲踏入他家门槛后,奶奶便每天连做梦都在祈求上苍早点赐给她一个胖乎乎的孙子,母亲身负重任,提心吊胆地过了一年,果然不负众望,生了个白胖白胖的小子,圆了奶奶的美梦。大哥满月那天,奶奶倾囊摆了几桌,让街坊相邻也一同来享受她的喜悦,好不热闹。在奶奶的精心侍候下,一个月下来,母亲养的白胖白胖。
那个时候,还没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大哥不到一岁,母亲又怀上了。不久,就有了大姐。在农村,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是种田的好帮手,是一家劳力的标志。一家养上三、四个儿子不算多,没儿子,那才是女人最大的耻辱。奶奶更是这么认为。奶奶一看母亲生了个丫头片子,抱着大哥扭头就走。从此以后,母亲才真正体验到做女人的艰辛。
后来,母亲接二连三的生下三胎都是丫头,把奶奶气得昏了头。她一天到晚的把大哥抱在怀里,不让他靠近母亲,还教唆大哥冲着母亲叫她“臭妈”。看着自己的亲生儿子这样对待自己,母亲心如刀绞,每每泪如雨下,可她并没为此责怪过奶奶。
从生大姐坐月子开始,喜欢热闹的奶奶每逢到母亲坐月子就带着大哥忙于村里的红白喜事,很少管她。父亲天天下地,要很晚才能回来。外婆看不下去,有时候就来帮帮母亲,但母亲大部分还是一个人在家里。看着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婴儿,望着牵着她的衣角喊肚子饿,可怜巴巴地吮着手指的女儿,母亲不得不撑着虚弱的身子下地做饭,有时候还要顶着大风雪去喂猪、喂鸡鸭。这使母亲落下了不轻地月子病,天一变浑身疼痛难忍。至今已说起这些事,母亲就潸然泪下,但母亲很孝顺,从来没说过奶奶的坏话,每每还把饭给她留在锅里。
母亲生了四个女儿之后,终于有了小弟。只可惜的是,奶奶没等到这一天。临终前,奶奶好像才认识到母亲的种种好处,握着母亲的手留下了悔恨的眼泪。母亲轻轻地拭去她的腮边泪,轻声安慰着:“一切都过去了,还提它干什么。再说我并没怨你呀。”听了这话,奶奶才安详的闭上了双眼。
这就是我的母亲。言传身教的结果使我们懂得了宽容和许多做人的道理。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使我们受用不尽。
(责任编辑: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