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母亲节”前话感恩

2009-05-09 10:06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耿银平
不管东方节日还是西方节日,只要能让人们得到良性精神升华和善良、真诚、美好等道德感染,就是好节日。 5月14日,“母亲节”来了,想一想父母为我们付出的期待、爱戴、亲近和关

 

  不管东方节日还是西方节日,只要能让人们得到良性精神升华和善良、真诚、美好等道德感染,就是好节日。

  5月14日,“母亲节”来了,想一想父母为我们付出的期待、爱戴、亲近和关怀,每一位有良知的人都应该用百倍的爱戴回报父母,从而将母爱、爱戴和博爱等社会福利

品质不断发扬光大。笔者认为,我们还应该将“母亲节”继续升华和强化,使“母亲节”、“父亲节”之类的节日不仅仅是对父母的敬仰,如果成为社会的感恩节,那无疑更有精神意义和道德意义。

  之所以需要感谢、感动、感恩的感恩节,是因为社会还经常还会出现不知道感谢、感动、感激、感恩的不良现象。

  不知道感谢。作为一种正常的人情世故,感谢这个词语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成为了“当然”和“应该”。俗话说,滴水之恩当将涌泉相报,支持者不需要回报,只需要这些情感冷漠者能够从爱心“只要真诚,不计较多寡”的角度多认识一下别人的好心好意,而不要用厚厚的冷漠心灵壁障将自己封闭起来,封闭了丰富情感,而成为冷血动物。

  不知道感动。有了感动,才有了五彩斑斓的人性之光和绝妙绝伦的道德之美,才让我们在高傲、高贵、崇高和伟岸面前受到震撼和震动,从而自觉调整“精神感冒”和不良行为,用慎独、向善、求美的道德准则要求自己,人格不断进步,道德不断升华。可是,在社会审美倾向世俗化、粗糙化的今天,我们总爱用“事不关己”的冷漠装点自己的故作轻松,用“高高挂起”的世态炎凉作为处世原则。让社会付出了很大的精神损失。所以,通过对父母的敬仰和爱戴,用对待父母一样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周围和世界,我们虽然是感情支付者,也会成为最大的感情收获者。

  不知道感恩就更让人失望了。不妨看看那些助人为乐、乐于慈善而受到冷落的新闻,“爱心大使”丛飞,将爱心播撒给了世界,可是总有人说风凉话,那些被救助者已经上班了,在他生命垂危时,虽然有经济能力看望他,却没有去。一边是无私爱心,一边是自私狭隘。这中间的差距显而易见。所以,在“母亲节”这个节日,想想那些就像父母一样的“精神博爱者”和“爱心传播者”,我们应该抛弃自私欲望,扔掉狭隘偏执,传播真爱阳光,让世界时时刻刻真爱如山。

(责任编辑:诗茗)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