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庙原先是一幢两层阁楼式建筑,后经多次重修,初具规模,建有三间正殿,青砖绿瓦,彩绘斗拱,建筑宏伟。庙内大殿塑有牛郎及其子女像,旁卧金牛塑像一尊。院内古柏参天,清幽别致。其中,“沂河”更是与“银河”绝妙谐音。
另外,牛郎庙旁边的村叫牛郎官庄,村里的人大部分都姓“孙”,与牛郎(孙守义)刚好同姓。据史料记载,这个村子明朝年间就有,村里人以牛郎后代自居,并历代传承牛郎织女故事,至今沿袭着养蚕、织布、取双七水等习俗。
同时,沂源县燕崖乡整个大贤山上的石碑非常多,只是因为先前被破坏过,现存完好的为数不多,但是所有的石碑上所刻的内容,都与牛郎织女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再者,牛郎织女景区内还有织女泉、织女台以及罕见的叶籽银杏等奇观,都与牛郎织女传说有关,具有浓重的文化色彩。
C. 不期而遇的“寻爱团队”
“一进来,就有一种爱的气息!”8月19日上午,记者刚走到织女洞景区门口,就遇到了一个前来旅游的车队。“我来自北京,休假专门来沂源看看,看看我们的爱情是个什么样,呵呵,我这样说好像太笼统。”一口标准普通话的杨雪是北京一家单位的部门主管,面对记者的提问,她说:“起初,我们是从报纸上看到沂源是爱情发源地的,后来从网上一查,发现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中,不但有许多传说,还有许多文化,非常好奇,就来了!”“你们感觉这里怎么样?”面对记者的问题杨雪回答得很从容,“看来我没有福气,这次来,看到许多好看的地方,听了许多好听的传说,但还有一点遗憾就是博物馆、爱情林、爱情墙等都还没有向游人开放。”但她话锋一转说:“这里非常好,因为沂源将一个美丽的传说变成了现实。等下一次,我还来,要带孩子一块来,让孩子们了解爱情文化,了解非文化遗产。”
在记者的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个团队中几个人在不断用小本子记着什么,“这些我们回去要好好学习。”说话的人是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绪桔,他告诉记者这次来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体验爱情文化,二是学习沂源对文化的传承发展。
王绪桔说,长久以来,牛郎织女传说没有引起学者的足够重视,即使有少量文章也主要是对古典文献中记载保存的材料进行研究。“如果对传说只是停留在内容研究上,必然会脱离传承民俗文化的背景,使研究活动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王绪桔说。
D.爱情故事有了实物载体
“8月20日,爱情景区的扩建工程就全部竣工了!”8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了织女洞景区的施工现场,看到施工人员正在忙碌着,这时沂源县建设局局长尚明楼从工地上走了出来,比起三个月前,他黑了许多,瘦了许多。他告诉记者,从今年5月份工程开始后,他和局里的许多人都吃住在这里,每天要工作16个小时,回家吃饭的时间就寥寥无几了。
据尚明楼介绍,通过这几个月施工建设,他们已经将原来无形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文化,变成了现实的东西。目前,他们已经建成了象征世界爱情的邮票博物馆,弘扬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爱情民俗博物馆,另外还有鹊桥、爱情墙、爱情林等等。
当记者问到“如何选择爱情旅游路线”时,尚明楼干脆当起了“导游”。“我认为,你们应该先去世界爱情邮票博物馆。”尚局长说,该博物馆是今年刚刚建设的,里面主要收藏了世界130多个国家的20万枚爱情邮票,通过参观爱情博物馆,大家可以了解世界各国的爱情文化。其次大家可以去旁边的民俗馆,那里能让大家更深层次地了解牛郎织女的爱情文化故事,然后再去爱情墙、爱情林,留下自己对爱情的祝福。“当然山上的织女洞和祈愿阁是必须去的地方。”尚明楼一本正经地说,织女洞和祈愿阁是爱情旅游的重中之重,因为这里才是爱情寄托的地方。
政府牵头,招商引资,农户全面参与的开发形式,沂源已经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走出了一串和谐的脚步。“旅游业是我们县拉动服务业发展的龙头和突破口。”沂源县委书记韩国祥告诉记者,生态沂源这个概念已经在曾经的革命老区深入人心,“工农业齐头并进,旅游业异军突起,正全面发展的山水生态城市沂源,会给每一个关心支持沂源未来发展的人们一个美好期待。”
深厚的文化、丰富的资源、独有的特色,沂源欲厚积薄发。
开放的姿态、进取的精神、绿色的家园,沂源是生态之城。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