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战役
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全国规模内战,苏中解放区是其主要进攻方向之一。在长江两岸的江苏省南通、靖江、泰兴、泰州、扬州、江阴、镇江等地,集中了整编第49、第83、第25、第21、第65师及第69师第99旅共15个旅约12万人,企图首先攻占如皋、海安,尔后继续沿通榆公路和运河北犯,策应由徐州东进南下的国民党军会攻两淮(淮阴、淮安)。
华中野战军采取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法,于7月13日至15日以第1师、第6师分别向宣家堡、泰兴的整编第83师第19旅发起攻击,歼敌3000余人。18日晚至20日,经两天激战,第1师主力、第7纵队一部及第1军分区特务团在如皋县南部鬼头街、田肚里地区,歼整编第49师师部和第26旅全部;第6师主力和第7纵队一部在如皋县南部宋家桥、杨花桥地区,歼第79旅大部。如(皋)南战斗共歼其1万余人。
7月30日至8月3日,第7纵队两个团又两个营约3000余人,进行了海安保卫战,连续4天抗击国民党军7个旅约5万人的进攻,以伤亡200余人的代价,歼敌3000余人。8月3日主动放弃海安。
8月10日至11日,第1师向海安县李堡发起攻击,全歼守敌。第6师第18旅和第7纵队两个团,在洋蛮河地区伏击东往李堡之敌,毙伤敌3000余人,俘第105旅旅长金亚安、新7旅副旅长田云从以下5000余人。
8月21日至23日,第1师、第6师、第7纵队、第5旅及地方武装,对丁堰、林梓发起攻击,歼灭交通警察第7总队、第11总队共5个大队及整编第49师第26旅残部1个营,毙伤敌1500余人,俘交警第7总队少将总队长熊剑东以下2000余人。
8月23日至26日,第10纵队和第2军分区两个团在邵伯、乔墅抗击整编第25师等部3个旅从陆地和水上的进攻,毙伤敌2000余人。此时,华中野战军采取“攻黄救邵”的战术,于25日至27日向如(皋)黄(桥)路上的国民党军攻击,歼第99旅、187旅和79旅一部共两个半旅1.7万余人,并于8月31日收复黄桥。以上七次作战,共歼国民党军6个旅、5个交警大队约5.3万余人,被誉为“七战七捷”。新四军各部牺牲干部战士3000余人,伤1.3万余人。
苏中战役从7月13日打响,至8月31日胜利结束,历时1个半月。华中野战军以3万多人的兵力抗击12万多人的国民党军,七战七捷,首创一个战役歼敌5.6万余人的纪录,歼敌总数为华中野战军参战兵力的1.76倍,打出了人民军队的神威,创造了中国和世界战争史上的神话。这一胜利,对于扭转整个华中解放区南线战局的形势,实现中央军委的战略计划,并对尔后战局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人民解放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责任编辑:风霜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