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打好解放云南这一仗,第四兵团司令员陈赓在广西南宁召开了师团以上作战会议。陈家贵和37师各团领导参加了会议。陈赓司令员传达了中央军委和第二野战军的战斗部署和作战方针,说:我军解放云南作战方针是“远距离奔袭,先切断敌后路,然后分兵包围”,战术是“北路压、南路堵、中路打”,兵分三路解放云南——
“北路压”是由14军军长李成芳、15军军长秦基伟率部经兴义、罗平、昭通等地,向云南昆明压进,对敌人构成威胁,保卫昆明;“南路堵”是由第四野战军38军副军长刘贤权率领104师、151师,沿国境线,经文山抢占中越边界重镇河口和蔓耗渡口,堵住敌人南逃的道路;“中路打”是由13军副军长陈康率领37师、38师,经广西百色、云南富宁、砚山,直奔蒙自全歼机场敌人,堵住空中外逃的敌人。
陈家贵将军当时所在的部队,奉命参加“中路打”。他回忆说:兵团作战会议后,37师又召开了师党委扩大会议,周学义师长在会上说:“军首长决定,解放云南,把我师作为第一梯队,这是军领导对我师的信任,也是我师的光荣。根据军领导的作战意图,我师采取的战术是:边打边追,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先消灭蒙自机场之敌,堵住敌人从空中逃跑。”最后,师党委决定:110团作为37师解放云南的前卫团;为了加快行军速度,迫击炮、重机枪留在南宁。
1950年元旦,37师从南宁出发,火速向云南进军。
兵贵神速,时间就是胜利。110团作为师前卫团,行进在部队最前面。他们为了提前赶到蒙自,每天以130里甚至220里的行军速度,不分昼夜,向蒙自急袭。部队的休息时间不断减少,由每天6小时,4小时,减到两小时。百分之八十的官兵脚上都打了泡。战士们尽管人困马乏,为了解放云南,南进的铁流仍然滚滚向前!
人们常说:“军队是长城,人民是靠山”。1950年1月7日,37师进入云南富宁、文山地区。这时,边纵队党委早就动员当地人民为进军云南的部队修好了路,架起了桥,筹备了足够的粮草。部队沿路行军受到了人民的热烈欢迎。一路上,还立了许多茶水站、卫生站,使部队备受鼓舞。部队披星戴月,废寝忘食,经过百色、富宁、砚山,穿过一座座高山密林,一道道的河川,历尽艰辛,连续行军14个昼夜,行程2000里,终于抵近蒙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