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宁,2000年应聘成为是云居寺风景名胜区的一名普通的景点导游员。参加工作八年来,她始终默默坚守岗位,积极进取,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做好本职工作。凭着她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领导和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2003年至2006年被评为青年岗位能手;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窗口文明服务行业服务明星;2007年3月以《微笑是与人沟通的金钥匙》为主题在房山区窗口行业作了专场报告;2007年7月,被首都窗口行业奥运培训工作协调小组聘为“首都窗口行业迎奥运文明服务报告团”成员;2007年8月3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以《文明服务从微笑开始,优质服务从细微做起》为主题作了首场报告。一、爱岗敬业,勤恳踏实,始终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
八年时间,她已历练成为云居寺的一名老员工。刚走进云居寺时,她在被这块圣地深深吸引的同时,也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一是感到知识积累不足。虽然学过历史,但是面对云居寺这座综合型历史博物馆,涉及纵贯隋朝至清朝七个朝代2500年来的佛教史,以及现代和未来的发展史,她明显感觉可学习的知识太多太多了;二是体力劳动强度比较大,景区面积大、展馆多,每天至少要在70000平方米的景区走上两三圈;三是面对的只是讲解和迎来客往。周围一些同时来的伙伴因为工作的辛苦离开了,可她渐渐地喜欢上这份工作。八年来他以惊人的毅力和敬业精神,从没迟到早退过,坚守在导游员这个岗位上默默奉献。周围同事一提起他,总会对其工作业务精湛,勤恳踏实,任劳任怨,乐于助人,做起事来让人放心的工作作风交口称赞。二、尽心尽责,以寺为家,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心态。
随着自身的努力和领导的认可,现在的她已经成长为导游班班长。导游班,是一个由13名年轻人组成的班组,这个班组迸发着年轻人的青春朝气,同时也体现着比、学、赶、帮、超的竞赛活力;作为导游班长,她对自身的要求更高了,为了提高综合素质和为游客服务的本领,她通过业余学习取得了全国导游资格证书,有了证书的她从没有向领导提出过特殊的待遇和要求,还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她深知要想做好导游这份工作不易,于是很快的调整心态,一方面不断向周边的同事主动请教,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很快地掌握工作技能。为研究出一系列的服务语言和技巧,带老年人团时她会放慢语速,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历史典故;带学生团时,她会多讲文物的价值和当时的历史背景;面对醉酒闹事、故意刁难的游客,会用一些生动、幽默的故事来感染游客,与游客产生互动,用亲和力调整游客对云居寺的兴趣;既赢得游客的尊重和认可,又在游客面前树立了良好的窗口行业形象。云居寺景区始终贯彻着“等最后一位游客走才闭馆”理念,虽然给加班费,但是一天只两块,面对这点报酬大家不愿加班,因为这点钱还不够一顿晚饭钱,作为导游班长他总是主动留下来,把方便让给其他人。为了让全班同事在导游讲解上有共同的进步,她坚持和大家一起每天重复练习服务中的标准动作,调整讲解词,以及服务意识的教育。她不仅尽心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经常帮助班组里的其他同事提高工作技能,当同事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她总是积极与他们交流和沟通,帮助其解决思想上的包袱,真正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此外,他总是不断总结和反省自己,分析自身的缺点与不足,不断向同事和领导请教和学习,努力提升操作和管理技能。她带领的导游班因为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业绩,被授为“全国青年文明号”的光荣称号。三、勇担责任,以终为始,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
八年来,在她心中常存责任,以寺为家,兢兢业业,始终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时刻关注游客的需求和导游班的工作,她毫无怨言,一直坚守工作第一线,和许许多多的员工一起为景区的发展保驾护航。多年来,每当她的工作表现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表扬时,她总是说我代表的是导游班,工作是我应该做的,所得的荣誉是属于团队。云居寺能够不断发展才是自己最大的荣耀。王晓宁是一个实在、认真、善良谦逊的人。她来自一线,也许做的并不是什么大事,可她对工作那种敬业奉献、踏实肯干、以寺为家的精神激励她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编辑:南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