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
上世纪70年代中美开始接触,让苏联感觉到了“重大威胁”。苏联加速拉拢越南,促使越南迅速投向苏联,并在南北统一后,立即开始了反华的举动。对内加大迫害华侨华人,对外频频骚扰我国边境,中国政府的尽力忍让进一步强化了越南的自信和野心。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于1979年初开始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1978年11月底,广州军区、昆明军区、成都军区的参战部队完成一切行动准备。12月8日,中央军委下达战略展开命令。12月13日,下达开进命令,至12月底,中国军队9个军、22.5万人云集广西、云南中越边境,箭在弦上。
人民日报关于开战的报道我军战役部署:以第41军、第42军、第43军、第54军、第55军和第50军(缺149师)为东线兵团,由许世友指挥,从广西方向出击;以第11军、第13军、14军和第50军149师为西线兵团,由杨得志指挥,从云南方向出击。我之战役决心:有限时间,有限纵深,集中优势兵力,迂回包围,速战速决,歼敌速回。
1979年2月17日晨, 集结在中越边境上的中国军队,以9个军的兵力,从广西、云南两个方向对越南6个省11个县发起进攻。空军部分战机起飞,沿边境我方一侧巡逻,海军部分战舰进入北部湾保卫石油平台。
根据昆明军区后勤部编写的《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工作总结》,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广西、云南参战的解放军、支前民兵共牺牲6,954人,伤14,800多人;2月17日至2月27日击毙越军15,000人,2月28日至3月16日击毙越军37,000人。
不必忌惮自己的缺点,从那时起,我军建军思想得以拨乱反正,从政治运动时期一味强调人的精神力量第一,转到了并重的正常轨道,79年之战告诉中国军人,光不怕死并不能战胜敌人,精神原子弹炸不死人,正规化建设应当包括优秀的训练素质,出色的指挥艺术,精良的装备。应该感谢越军,它就好像中国军队的影子,跟自己的影子作战是痛苦的,但只有从影子身上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短处,明白提升的必要。
胜利永远属于我们 1979年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明显开始重视军队的日常正规化训练,加强基层军官的培养训练。一大批军校生被充实到基层连队,石家庄步兵学校鼎盛时期一年毕业近万军官。部队基本上已经停止大量从士兵中选拔军官的做法,而代以从地方高中生选拔军校生,从部队优秀士兵中推荐考试选拔军校生两种途径。军官升任高一级职位必须经过相应军校培训。军官体制的革新带动了军校教育的改革,军校成了吃香的地方。军事思想研讨空前活跃,军事理论成就众多,战法思想研讨更加贴近实战,开始摆脱文革时期僵硬的人民战争理论。粟裕将军在他生命的黄昏时期再次大放光芒,首先提出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并多次用对越作战的经验教训作为理论依据。
新的选拔、培养制度,新的理论研究成果,极大的加强了解放军的建设,一批批合格的职业军人充实进来,解放军的面貌出现了惊人的变化,这从1981年、1984年、1991年历次边境战争中得到了充份的体现,一支有知识的部队是最令人畏惧的,何况这支部队还保持着特殊的军人气概。
战后不久主战的黎笋去世,长征上台,中越两国的摩擦有所减少。90年代苏联解体后,中越两国逐渐恢复交往,形势趋于和平。目前两国已就陆地部分确定边境线,越南归还小部分领土,但现今仍侵占我南沙群岛大部分岛屿,并与美国石油公司联合勘探南海石油资源,采取少说多做的方针,企图与南海周边国家共同蚕食南海资源。虽然中国政府已喊出“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和平构想,但越南仍声称对南海拥有全部主权,无视中国抗议,多次单独向联合国提交所谓的南海划界案,对我国领土野心越来越大,这是值得当今中国所警惕的。目前中国还是对越采用“和为贵”的和政策。
(责任编辑:风霜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