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1999大阅兵:一个立正,有二百多个考核细节

2009-09-30 09:54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佚名
1998年的我还是个19岁的新兵,刚分到青岛海军潜艇学院。

训练艰苦,可汪琦苦中有乐。 供图:汪琦

七个月,汪琦走破了六双水兵皮靴,才最后走向天安门

汪琦,湖州人,1998年入伍,随即参加1999年国庆大阅兵水兵方队训练。

国庆大阅兵结束后进入东海舰队某基地服役,2000年退伍,目前在湖州德清公安局工作。

新兵训练背负一个神秘任务

北京、沙河、阅兵村……

这些熟悉的地名,将我的思绪又一次牵回到10年前,耳边又响起铿锵有力的正步声,自己仿佛又置身那整齐划一的方队中,又回到了那个激动人心的庄严时刻——1999年国庆大阅兵。

1998年的我还是个19岁的新兵,刚分到青岛海军潜艇学院。

一到部队,我就被挑选到了一个训练团的大队里,这个大队里的每一个新兵都需用经过严格的政审,平均身高在178厘米,不胖不瘦。

接下来的新兵训练更让我觉得奇怪。新兵训练3个月,我们练了2个月的军姿,每天就在操场中央站,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当时领导只告诉我们,我们会有个艰巨而神秘的任务,这个任务会让我们一生倍感光荣,站好军姿是完成这个任务的基础。

直到新兵训练结束,领导才向我们正式宣布,我们被选为建国50周年国庆阅兵海军水兵方队受阅战士。

一听到这个消息,我们整个大队都沸腾了!

汪琦所在的水兵方队走过天安门。 供图:汪琦

阅兵村里7个月艰苦训练

1999年3月25日,我们结束3个月军姿训练后,来到北京昌平县的沙河机场,在那里开始了徒步方队的集中训练。

那是多么艰难困苦的一段日子。人人都要牢记,身体的每个部位必须处于什么位置和状态,背后绑着木棍、衣领口插着针、脚上捆着沙袋、对着镜子一步一动……阅兵训练中常见的“装备”悉数用上,目的明确:整齐划一。

也许说出来大家还不相信,就是一个立正的站军姿,我们的考核就有200多个细节,头在什么位置,脖子在什么位置,身体重心在什么位置,目视前方多少秒不眨眼……

我们每天早上6点开始训练,一直到晚上9点多结束。训练艰苦而单调,每天超过10小时的时间里,队列动作一次次地机械重复着。

那时候,大家穿着硬邦邦的水兵皮靴训练,脚被磨出许多血泡,老的结了疤,新的又磨出来。踢出去一个正步,脚落在地上时,便感到那种钻心的疼。血泡破了化脓,训练一天,脱下靴子准备再脱袜子的时候,才发现袜子已经和血肉黏在了一起。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参加阅兵。

如果有一天放假你们干什么?睡觉!

7月份,天气最热,也是我们的训练最忙最严格的日子。

偌大的沙河机场,没有一棵树,太阳像存心跟我们作对一样毫不遮拦地向我们直扑过来。由于海军军帽没有帽檐,阳光能直接照到脸上,就像火烤一样,没多久我们的脑门上都晒出了一条清晰的线,明显地看出黑白两色。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