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执剑
作为“大国长剑”的执剑人,张光忠把个人的意志,深深地融入了国家的意志之中。
为了铸造与大国地位相适应的战略核导弹劲旅,他率领部队坚持科技练兵、科技兴训,先后探索出“分层施训”“交叉滚动”“网络模拟”等训练方法,大力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
在张光忠率领下,“大国长剑”初露锋芒。接受新装备的第二年,这支新成军的导弹劲旅便跨入全军军事训练一级旅行列。
带着新型核导弹部队全面形成战斗力的累累硕果,张光忠和战友们一起驾驭着“大国长剑”走进了阅兵村。
核导弹战车超长超高超重,而且是整个阅兵装备方队中唯一的半挂式战车,道路稳定性差,训练难度大。为快速提高官兵驾驭核导弹战车的技术水平,张光忠带领技术人员开发出训练信息分析系统,只需将受阅人员每天的训练数据输入计算机,系统便会自动生成优秀率、最大偏差、稳定性等14项指标。此外,他们还总结摸索出“驾驶员心理训练法”“五步训练法”“训练曲线分析法”等多种方法,有效解决了制约阅兵训练的一系列难题。
实现超越 张光忠常说:“训练必须从难从严,毫厘之间不仅体现作风,更体现对党和国家的忠诚。”
京郊的夏日,气温高达40摄氏度。炎炎烈日下,张光忠始终坚持和受阅官兵们一起严格训练。
官兵们说,训练场上标准最高的是队长,要求最严的还是队长,他简直就是“黑脸包公”。
在张光忠的心目中,没有“差不多”这个词。驾驶员200米等速标齐训练,上级规定误差在0.1秒内就算优秀,但在张光忠眼里,优秀标准是0.05秒;车辆方队乘载员军姿训练,要求前后距离1米,左右间隔70厘米,几乎每次训练,张光忠都会拿着尺子量,多一厘米不行,少一厘米同样不行。
凭借严谨、科学、求实的作风,张光忠率领官兵实现了训练成绩由入“村”的零起点到名列前茅的自我超越。
不久前,张光忠被阅兵联合指挥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责任编辑:阳光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