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记忆:春节年货票(2)
2010-02-01 14:03
买点年货这样起早贪黑,有点累人是吧?那谁说过,人民群众是最有智慧的,没错,至少我们弄堂的邻居群众是有智慧的。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起弄堂人力资
买点年货这样起早贪黑,有点累人是吧?那谁说过,人民群众是最有智慧的,没错,至少我们弄堂的邻居群众是有智慧的。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起弄堂人力资源,通常邻居们会在排队前几晚有若干次自发性的聚会,十几户人家,每家派代表参加讨论,然后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地排出排队时间表,比如赵钱孙李家代表全体排前半夜占位,周吴郑王家后半夜准点去接班,商家开门前再全体一起上阵,邻居们也很有人情味,一般老弱妇孺人家可以酌情减免出工甚至不必出工由邻居代替,当然,也是考虑到他们战斗力不行,需要武力维持位置的时候不能独当一面。三五个代表怎么能提前占十几个位子尼?简单,几个人头加上足额的空篮子、小板凳甚至破砖头,都可以算,菜场、商店也知道这种惯例,排队不出激烈状况的,一般能默许。为了早做准备,商家会提前来点算人头,在漏夜排队的人衣袖上用颜色粉笔写下序号,以免插队。为证明代表的户数属实,提前排队占位的会向商家出示十几户人家的年货票,以便板凳砖头也可以写上序号。有朋友要问了:不会有人偷偷自己拿粉笔乱写?有是有,不过很少,那时的人比较纯朴,再说颜色粉笔没有事先准备的话不好找,花钱买贵了点又不值得。
也不是每次排队都那么平和有秩序的,外面排在后头没人轮班的也很多,有的冻了一夜呲溜着清水鼻涕,好不容易等到快开门开市了,忽见一大帮睡醒了才来却插到自己前头的,于是便不爽,于是就吵架,吵出激烈状况的,便有邻里出来调和,出来帮腔,直至拔拳相助,发展到打群架。于是维持秩序的民兵来了,要是战况激烈民兵搞不定,就战备升级,轮到警察叔叔出场,那时讲究人民警察人民爱,所以对穿制服的裁定,人民群众还是比较伏贴滴,于是擦干口水,舔净伤口,继续提篮仰望,等待开市。
虽说一家两张年货票,食品数量和种类的选择,在今天看来实在是少得可怜,不过,与平时相比,毕竟排队的效益还是立竿见影。大约中午时分,基本上每家每户左手几块鱼肉,右手几包核枣,夫妻双双睡眼惺忪把家还。
这样的过年准备,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比比万恶旧社会。一想到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受苦人,咱们生活在新社会的广大人民群众,过年有鱼有肉,寒冬除夕能喝上香浓美味的粉丝蛋饺汤,再没有贫农杨白劳被恶霸地主黄世仁逼得喝卤水,咱们这是泡在甜水里啊!该幸福知足了,该懂得感恩了。
除夕的夜晚,窗外爆竹声起,伴随着居委会阿姨大嫂不辞辛劳的喇叭声声带来党和政府的关心殷殷: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提高警惕,要保卫祖国,要准备打仗!春节期间,大家要注意安全,夜里门窗关关好,火烛要小心,注意不要煤气中毒……
年复一年,这样的情景几乎贯穿了小和尚整个童年的春节记忆。
难忘的岁月。
(责任编辑:记忆海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