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民政厅建议“错峰祭祀”。建议广大群众提前或拖后一个星期进行祭祀,以避开清明3天的祭祀高峰。此外,在祭祀形式上,省民政厅要求全省各地围绕清明节“文明祭祀、平安清明”的主题,积极推广“居家祭祀”“网上祭祀”“鲜花祭祀”等新形式,引导群众文明祭祀,自觉抵制低俗愚昧行为。
今年清明节是首次放假,加上双休日,有3天小长假,扫墓的人会随之增多。随着近年来文明祭祀风气盛行,鲜花逐渐成了人们青睐的祭祀物品。3月31日,记者走访了长春市的花卉市场,发现店家纷纷提前动手,备足了鲜花,迎接清明节,随之带动鲜花市场的销售高峰。
在长春市青怡坊花卉市场,记者看到,各家售花档口都摆满各种鲜花,以黄菊、白菊、康乃馨、百合、白玫瑰等品种为主。一家店主告诉记者,在半个月前,商家就开始调整店铺,把祭祀用的鲜花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并占了大部分店面。现在每天有许多扫墓的市民来买花,还有一些人提前预订花篮,平均每天都有50多位预订的顾客。记者看到店员们正把成捆的菊花包装好,归类摆放,以备顾客挑选。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花店很早就下了订单,从昆明、广州等地预订各种菊花和百合。
目前鲜花的价格有所上涨,但涨幅不大。一家花店的丁老板告诉记者,主要原因是这几年,由于鲜花祭祀方式已被市民普遍接受,买的人多了,而花商也都趁着清明大做生意,大批量购入菊花。原来卖六七毛钱的黄菊,现在卖一元钱左右,原来卖一元钱一枝的白菊,现在卖二元钱。现在每天黄、白菊的销售量都在千枝以上,在双休日卖得更火。
在中东大市场的几家花店,记者了解到,以前的祭祀大都以白色花系为主,然而,今年的花卉市场红、粉、紫等艳色花系也很受市民青睐。一位花店的女老板说:“有不少顾客,喜欢买颜色鲜艳的花祭奠亲人,黄菊配上红色的康乃馨看上去也不错”。在一旁等待服务员插花的张先生告诉记者:“我花40元买了白菊、黄菊、粉色的康乃馨还有一枝百合,我觉得选鲜艳的花,会让我们很舒服,清明是传统节日,还是轻松些好。”
相对于用鲜花祭祀的文明,传统的烧纸祭祀受“冷落”。正在购买鲜花的女士告诉记者,以前她和家人都是买烧纸祭拜亲人,这两年都说鲜花祭祀文明,不会造成空气污染,她就用鲜花祭祀,现在身边的人也都接受用鲜花祭祀这种新的祭祀方式了。一位姓刘的男士刚花了10元钱买了一束鲜花,他感慨地说:“我是头一年用鲜花祭祀,我觉得这种方式很好,一是对环境没有污染,二是对人的心态起到积极的作用,烧纸时心情压抑,不舒服。以前在食杂店买烧纸,现在是到花卉市场买鲜花,心里多了一种轻松感。”
事实上,古人给我们留下的清明节,其全部意义不仅仅是扫墓,还包含踏青、春游的内容。选择一个恰当的日子,一家人相邀去墓地、陵园祭祀先人,而后再去旅游观光,这比单纯为扫墓而扫墓以及烧纸祭祀更有一番风味。寄托哀思不拘泥于形式,让生活充满鲜活的色彩,毕竟也是先人对后人的希望所在,何必一定要烧来烧去,闹得乌烟瘴气?人民文学家老舍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清明到了,处处桃红柳绿,且别忙着去烧纸,还是给逝者献束花吧……我们的扫墓观念也要与时俱进,要与节约资源、净化环境、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结合起来,这样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实习编辑:念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