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新《三国》:遥看伪“经典” 近看真娱乐

2010-07-03 11:27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秩名
“新三国”热再次激发公众对古装剧的审美趣味,不过这次编创者并不热衷寻找经典化的历史,他们更乐意和观众一同分享历史穿越与细节穿帮的快感。剧作以董卓的喷嚏示威开场,淡出于“螳螂捕蝉”的童声朗诵,三国故事一下子就变得举重若轻。如果这时候还要坚持以“中国史心”进行史学考证批评,貌似有些跑偏了。面对“三国”这个烂熟得近乎俗套的话题,重走经典之路无异于火中取栗,倒不如放下经典的包袱,真诚地发动一场全民欢乐。
新《三国》:遥看伪“经典” 近看真娱乐
  雷声滚滚,收视飙红,板砖纷飞,粉丝剧增。95集的新版电视剧《三国》前日首轮播映结束,它一出手便轻松击破国产电视剧收购价格的天花板,此后一路冲破世界杯的围追堵截,在各大卫视稳居三甲。“新三国”热再次激发公众对古装剧的审美趣味,不过这次编创者并不热衷寻找经典化的历史,他们更乐意和观众一同分享历史穿越与细节穿帮的快感。
 
  遥看伪“经典”近看真娱乐
 
  毋庸置疑,16年前央视的《三国演义》创造了中国当代历史正剧的高峰。依今天的眼光来看,老版电视剧以文学经典为依托,其萧规曹随的叙事方式恰恰是对当时古装戏说剧泛滥的美学反拨。时至今日,新《三国》老剧新拍自然遇到多重挑战:在历史摹本方面,《三国志》的可信度尚且屡遭质疑,更不用说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了;在形象性格塑造方面,“贬曹尊刘”的道德标准早已家喻户晓,没剩下多少想象空间。面对“三国”这个烂熟得近乎俗套的话题,重走经典之路无异于火中取栗,倒不如放下经典的包袱,真诚地发动一场全民欢乐。
 
  事实上,三国故事一开始就是由民间流散的传说集合而成,我们不妨将新《三国》视为当代民间传奇生产的一环。貂蝉对吕布的假戏真做、曹操与刘备的戏份倒置,司马懿对家中卧底的成功策反,董卓看上去更像《笑傲江湖》中的任我行,上述人物形象均体现出新的时代趣味与文化潮流。尤值得称道之处,剧作以董卓的喷嚏示威开场,淡出于“螳螂捕蝉”的童声朗诵,三国故事一下子就变得举重若轻。如果这时候还要坚持以“中国史心”进行史学考证批评,貌似有些跑偏了。
 
  历史频闪回话语搞穿越
 
  相较《三国演义》,新《三国》弱化了桃园结义、汉室宗亲、赤壁之战等重要故事节点,转而在正史记载的空白处进行浓墨渲染。第一集曹操以“二皮脸”出场,在朝堂之外叫骂董卓,与以往的奸诈阴鸷性格大相径庭。最后一集而当司马懿终于扬眉吐气地将宿敌曹爽踏在光脚板下时,脑海突然闪回到曹操早年“脚藏在鞋子里才会很白”的屈辱式人生教诲。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妙笔。
 
  此外,编剧也擅长将文学原著活学活用,把罗贯中在小说中的评述改换成剧作人物的直接对话。如此一来,原著中诸葛亮“手书遗表”在剧中成为一字一泣的口述,剧情感染力自然大增。更有趣的则是司马懿的对白改编。五丈原一役失利后,他一边打滚发癫一边放声哀嚎,“百年后的人们会怎么说啊,死诸葛吓走了活仲达。”上述看点与其说来自编创者的灵感,倒不如说是他们成功地将观众的当代情感带入到历史传奇的叙述之中,从而制造出另类而生动的文化体验。
 
  奢侈大场面穿帮造话题
 
  新《三国》为近年少见的古装鸿篇巨制,导演接受采访时特别强调自己使用了多少马匹,雇用了多少群众演员拍摄打斗大场面,充分显示出制作团队不差钱的豪迈。以拍电影的劲头创作电视剧令人感动,不过在追求奢华风格与巨型场景的同时,还要适当考虑当下的收视习惯,并非每家每户都有47英寸以上的大屏幕来呈现剧作中的大全景与远景镜头。
 
  至于剧中频繁出现的穿帮镜头,早已被热心网友一一登记造册。就笔者零星所见,从古战马身上的英文字母,到魏军将士脚穿的皮鞋,身披偷工减料的膏药铠甲,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景片,再到马队踢起来的饮料瓶,穿帮次数之多令人叹为观止。不过反过来一想,如今NG镜头已经成为影视艺术表现的新手法。新《三国》的穿帮,也许本来就是有意为之的话题营销策略。制作方深知,哪里有穿帮,哪里就有看点。当网友孜孜不倦地搜罗穿帮镜头加以口诛笔伐的时候,没准炮制者正躲在后面偷着乐呢。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