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古文典籍 >

人生是一个整体,不必患得患失

2009-03-21 02:5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傅佩荣
——既然 人生是一个整体,我们又何必先喜后悲,或者先悲后喜呢? 有些我们朗朗上口的成语,意思与它原先的用法不太相同。“朝三暮四”就是一例。现代人说这四个字,是批评某

 

——既然人生是一个整体,我们又何必先喜后悲,或者先悲后喜呢?

有些我们朗朗上口的成语,意思与它原先的用法不太相同。“朝三暮四”就是一例。现代人说这四个字,是批评某人心志不坚、操守不定,有见风转舵、随风摇摆之意。但是,古人的用法并非如此。

比较完整的版本是《列子·黄帝》所记载的。故事大意是:宋国有个养猴子的人,时日久了能与猴子互通心意。他省吃俭用来照顾猴子,后来实在没钱买足够的栗子,只好减少猴子的食物供应,但是又怕它们不再听话,于是心生一计。他对猴子说:“以后给你们吃的栗子,早上三升,晚上四升,可以吗?”猴子听了都很生气。他再改口说:“那么,早上四升,晚上三升,可以吗?”猴子听了都很高兴。
  接着,列子总结说:“圣人以智笼群愚,亦犹狙公之以智笼众狙也。”名与实并没有什么改变,但是可以左右众人的喜怒。

列子原名列御寇,在时代上早于庄子,所以《庄子》书中还有一篇,名为《列御寇》,而在其他地方也多次提及此人。不过,现在通行的《列子》一书,则是晋朝的人所编成,资料未必可信。无论如何,我们要指出的是:庄子也曾使用同样的寓言,而他的意思又远远超出了前面所说的。
  在《庄子·齐物论》谈到“朝三暮四”之前,先说了一段深奥的道理:“因此之故,像树枝与屋梁,丑人与西施,以及各种夸大、反常、诡异、奇特的现象,从‘道’看来都是相通为一体的。有所分解,就有所生成;有所生成,就有所毁灭,所以万物没有生成与毁灭,还会再度相通为一体。”

庄子希望大家明白:“道”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万物都在“道”的里面形成一个整体。他接着说:“只有明理的人知道万物相通为一体,因此不再争论而寄托于平庸的道理上。平庸,就是平常日用的;平常日用的,就是世间通行的;世间通行的,就是把握住关键的。能到把握关键的地步,就接近‘道’了。这正是顺着状况去做,达到此一阶段而不知其中缘故,就叫‘道’。”只要觉悟“道”是一个整体,就不会计较名称与实质的改变了。因为,真正改变的只是名称,以及随着名称而使人“以为改变的”实质。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