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古文典籍 >

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学习能塑造性格

2009-04-14 15:11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傅佩荣
性格包括性向与风格。性向是天生的,不易改变。风格是后天的努力所形成的,其决定关键在于教育。儒家就很重视教育,孔子是其代表。

性格包括性向与风格。性向是天生的,不易改变,大概与我们所说的血型、八字、星座有关。风格是后天的努力所形成的,其决定关键在于教育。因此,我国先哲认为教育可以变化气质,西方贤者则认为教育可以培养风格,两者可谓异曲同工。

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主动掌握的是自我教育,由此塑造自己的性格。孔子即是典型的例子。《论语》记载:“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

这三句描述值得玩味,因为其中每一句都显示了“对立之统一”,在两极之间找到平衡点。认识孔子的性格,可以由此入手。

首先,“温而厉”应该是对学生的态度。在知识的传承上虽有先后之别,但是大家都是虔诚的学习者,共同探讨宇宙与人生的真理,所以老师的态度以温和为贵,使学生如沐春风,乐于受教,继志述事。那么,何以又需要“厉”呢?所谓“教不严,师之惰”,可以作为参考。若无严格要求,学生容易避重就轻,投机取巧,不仅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连往后的立身处世都可能漫不经心,得过且过了。

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康德。

其次,“威而不猛”大概是孔子在社交公开场合的表现。“威”是由庄重所透显的威仪,所谓“君子不重,则不威”(《学而》)是也。沉稳内歙,不苟言笑,举手投足合乎礼的要求,使人望而生敬畏之心。行动如此,说话亦然;孔子所下的判断,凛凛然有正气,闻者足戒,如:“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卫灵公》)但是,相对于此,孔子从无凶猛之状,好像要令人害怕似的。子贡形容他“温、良、恭、俭、让”(《学而》),以致各国领袖都愿意向他请教为政之道。

受过教育的人最后展现的成果,就是高雅的风格。——怀特海。

至于“恭而安”,则是孔子的闲居自处情形。“恭”是客气、谨慎、矜持的意思。如果一心求恭,可能显得退缩、懦弱、迁就。修养固然必须顾虑人我关系的和谐,因此谦退、恭敬是应该的,但是一味如此,也可能丧失自己的原则,内心缺乏定见,无法自得其乐。孔子的“安”来自不假外求的精神与超越俗世评价的智慧。

以上三句话显示了“执两用中”的功夫与境界。人的性格修养必须先界定积极明确的目标,如“温、威、恭”,努力以赴;同时要避免走向极端,如“不厉、猛、不安”,以免利害并陈,两相抵销。以孔子来说,这三方面的特质又是分别针对他与学生的关系、他与社会大众的来往以及他自处时的态度。合而观之,正是他生活内涵的三个焦点,塑造性格也应该有此考虑。

(编辑:诚明)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