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逍遥游”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逍遥”之后,就可以“游”了。
庄子的智慧告诉我们,如何在激烈竞争中活得逍遥自在。
内篇共分七篇,分别是:《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和《应帝王》。庄子的飘逸潇洒、汪洋浩荡,表面上看东一句西一句,其实是一个整体,互相连贯的,上下句有很强的逻辑关系,不开分开来理解,不可断章取义。
闲言碎语不用讲,咱们切入正题,说说庄子的《逍遥游》。“逍遥”在《诗·郑风·清人》中出现过:“河上乎逍遥”。庄子在杂篇《让王》里有云:“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逍遥,辞海上的解释是:优游自得,无所烦心貌。我们现代形容一个人游山玩水、自得其乐,就说这个人真逍遥。
现代汉语有个词,叫逍遥自在。那么,庄子的“逍遥游”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逍遥”之后,就可以“游”了。什么叫“逍遥”呢?所谓“逍”,就是什么环境都可以适应,不是空间意义上的,就是很随便,随遇而安,随时而安。在山东也好,在海南也好,在黑龙江的一个乡下也好,当官也好,为民也好,上白班也好,上夜班也好,都可以适应,不会怨天尤人,更不会骂娘。所谓“遥”,跟距离有关。就是无论距离多远,都可以可以适应,今天在海口,明天到了美国,不用倒时差,一样能适应。
“逍遥”者,无为也。逍遥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无为的意思,类似佛教讲的解脱。一说老庄哲学,一般人马上想到的就是无为。有人说,无为,就是什么都不要做,太消极了嘛。这是望文生义了,只是从字面上来看啦,其实不是这样的,老庄哲学讲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要做,而是说一个人要学会顺应自然,不要没事找事。比如说,有个官员刚建好一座高楼,过不了几年,下一任官员又觉得不好看,怎么办呢?就炸掉!多浪费呀。马路刚修好不久,又“开肠破肚”,掘地三尺,重修。这些拍脑袋、乱决策,还不如“无为 ”好,您对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