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古文典籍 >

易经杂说:时与位

2009-05-04 12:09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南怀谨
《易经》上告诉我们两个重点,科学也好,哲学也好,人事也好,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两件事情,就是“时”与“位”,时间与空间。

《易经》上告诉我们两个重点,科学也好,哲学也好,人事也好,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两件事情,就是“时”与“位”,时间与空间,我们说了半天《易经》,都只是在说明“时”与“位”这两个问题。很好的东西,很了不起的人才,如果不逢其时,一切都没有用。同样的道理,一件东西,很坏的也好,很好的也好,如果适得其时,看来是一件很坏的东西,也会有它很大的价值。居家就可以知道,像一枚生了锈又弯曲了的铁钉,我们把它夹直,储放在一边,有一天当台风过境半枚铁钉都没有的时候,结果这枚坏铁钉就会发生大作用,因为它得其“时”。

还有就是得其“位”,如某件东西很名贵,可是放在某一场合便毫无用处,假使把一个美玉的花瓶,放在厕所里,这个位置便不太对,所以“时”、“位”最重要,时位恰当,就是得其时、得其位,一切都没有问题。相反的,如果不得其时、不得其位,那一定不行,我们在这里看中国文化的哲学,老子对孔子说:“君子乘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莱以行。”机会给你了,你就可以作为一番,时间不属于你,就规规矩矩少吹牛。孟子也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也是时位的问题,时位不属于你的,就在那里不要动了,时位属于你的则去行事。八卦相荡就包涵了这许多道理。

日月运行 寒来暑往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物理的法则,宇宙的法则,我们感觉到,人生在地球上,受天体的变化,气候的影响,尤其学中医的,更要留意,所谓风寒暑湿,这是外感进来,最容易发生病态的情形,这些都是《易经》所说太阳、月亮以内的宇宙法则。这个自然的现象,都是可爱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写文章技巧的高明了。我们说过,《系传》这篇文章,纯以文学的价值来说,比《老子》、《庄子》两本书更美,读起来更有节奏音韵感。“鼓之以雷霆”可不是打鼓的意思,也不是说像打雷的声音一样。这个“鼓”字的意义,等于现代四川人说“生气”为“鼓气”的“鼓”字一样。吹气吹胀了就谓之“鼓”,这里就是这个意义。宇宙自然的法则,必须要有雷电的震动,才能维持宇宙万物均衡的发展。用《易经》的道理来看这个宇宙,有时候大风、大雨不一定坏。譬如台风在我们来说,台风来了,破坏了农作物,吹倒了房子,觉得它很坏,但在整个大自然来说,在某一个角度,某一个时间,某一些情况下,却需要这一个台风,否则的话,自然界的各种生命,便会发生某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宇宙间必须要这样的震动才好,所以要“鼓之以雷霆”,不过假如宇宙永远在打雷,那也就糟了。太干燥了不行,又要“润之以风雨”,宇宙自然的法则,刮风下雨,天阴天晴,每一个现象都不能缺少。太阳月亮的运行,构成了一寒一暑的流转交替。这里要注意的,《易经》没有讲春秋,只有讲寒暑,冬夏则用得很少。《易经》的道理是宇宙只有冷与热两种对比,人们觉得春秋两季,不冷不热最舒服,刚好中和。在《易经》的道理上看,秋天是开始冷,小冷,春天是开始热的小热,所以《易经》只是说两个东西的对比,寒暑两种而已。夏天是热到了极点,冬天是冷到了极点,这样一寒一暑,便形成了这个五彩缤纷的花花世界。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