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古文典籍 >

安德义论语解读——公冶长篇第五(上)

2009-06-11 10:1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安德义
安德义编写的论语解读公冶长篇是解释儒家经典著作,弘扬儒家思想文化的一部作品。安德义的论语解读完全可以做为我们学习国学的经典读物。

【题解】

本篇取“子谓公冶长”句中“公冶长”三字为篇名。

上篇谈“仁”,谈“仁”之义,本篇亦谈“仁”,重点谈“仁”之用,谈孔子以“仁”为依据对人物的品评,大体分两类。

第一类是直接对孔门弟子的品评。如屈而受缧绁之难的公冶长,善于保护自己的南容,前者嫁姑娘,后者嫁侄女。赞扬子贡的精洁高雅,婉惜其专才而有余,通才而不足。同时记载了子贡的善推导能自知,以及对恕道的研究,对子路耿直豪爽,闻道即行,善于治兵才能的肯定;批评其好勇过我,勇而无谋的不足。其他如宓子贱的君子之行,冉雍的仁而不佞,宰我的懒惰,申枨的无欲,冉求的邑宰之才,公西赤的应对之能,颜回的闻一以知十,漆雕开的清风亮节,皆在品述之中。尤其是孔门师徒言志抒怀的内容,更是本篇的重点。

第二类是孔门弟子以外有关人物的述评。反面如臧文仲的僭礼,正面有子文的忠诚,陈文子的清雅,伯夷叔齐的清高,宁武子的愚直,子产的君子之道,晏子的善与人交,他们是贤人,是君子,但他们都不够“仁”德的标准。诸如季文子的“再思”之谏,狂简小子的思念之情,微生高的以曲为直,以及左丘明巧言令色足恭之耻,君子内讼改过之德,均需读者反复咀嚼品味。

【原文】

5.1子谓公冶长①:“可妻也②。虽在缧绁之中③,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④。

【注释】

①公冶长:姓公冶,名长,孔子的学生,生卒年不详。  ②妻(qì):名词作动词用,嫁女儿,在这里应为“许配”。   ③缧绁(léi  xiè):捆绑犯人的绳子,这里指代监狱。   ④以其子妻之:(孔子)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子:这里指女儿。妻:以……为妻,意动用法。

【语译】

孔子在谈到公冶长时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尽管他正在蹲监狱,但他是无罪的。”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嫁女儿。

公冶长,孔门弟子,鲁国人,无辜被抓进监狱,孔老夫子,却将其惟一的女儿嫁给了他。说明两点:一、“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孔子明足以察秋毫,不因外界对他如何,坚信其无罪,尤其要注意,“虽在缧绁之中”,意思是他是在押犯人,尚在狱中,毅然决然将自己女儿许配给他,非仁者不能断其是非,唯德者是能。其二、说明衰世用刑之滥。“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刑称其罪则治,不称罪则乱(《荀子•正论》)应该是“明德慎刑。”(《荀子•成相》)孔老夫子是非分明,敢于抗义直行,“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公然将女儿许配给“缧绁之中”的犯人。以示对衰世无德之刑的抗议。大多认为孔子温柔敦厚,孰不知他也有嫉恶如仇而慷慨悲壮的一面。

【原文】

5.2子谓南容①,“邦有道,不废②;邦无道,免于刑戮③。”以其兄之子妻之④。

【注释】

①南容:姓南宫,名适(kuò),字子容,又称南容。孔子的学生,生卒年不详。  ②废:废弃,弃置不用。   ③免于刑戮:避免遭受刑罚。   ④以其兄之子妻之:(孔子)把他哥哥的女儿嫁给他。子,这里指侄女。妻,以……为妻。意动用法。

【语译】

孔子谈到南容,说他“在国家清明时不被废弃,在国家无道时免于刑罚”,于是就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解读】

上一章讲的是孔子嫁姑娘,这一章讲的是孔子嫁侄女。上一章嫁得豪爽悲壮,大有燕赵多悲歌慷慨之士的气度,这一章嫁侄女却又温柔之极。上一章强调“邦无道如矢”,孔子唯恐他的弟子们走偏锋,过于极端,事实上在孔子哲学中,他并不主张史鱼之直,“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他讲究的是斗争的艺术以及策略,他讲究“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卷而怀之”,邦无道一走了之。“邦有道,其言足以兴,邦无道,其默足以容。”(《中庸》)有道则干,无道则走,强调明哲保身。所以这一章嫁侄女则是另一番景象,邦有道则可以当官,邦无道可以免遭祸患,善于保全自己,不死打硬拼,是智者风范,所以孔子将侄女嫁给了他。前者嫁女,后者嫁侄,亲者疏之,疏者亲之,表现孔子不独亲其亲的仁者风范。

【原文】

5.3 子谓子贱①:“君子哉若人②!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③?”

【注释】

①子贱:姓宓(fú),名不齐,字子贱。孔子的学生,小孔子30岁,春秋末鲁国人。  ②君子哉若人:即“若人君子哉。”像这个人真是君子呀!若:像。  ③斯焉取斯:他从哪里学到这些好品质的。第一个“斯”指代子贱,第二个“斯”指代他的品德。焉:那里。

【语译】

孔子谈及子贱时说:“真是君子啊,象这个人!如果鲁国没有君子的话,他怎么能取得这些好品质呢?”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对宓子贱的评价。

据史书记载,宓子贱,在鲁国边鄙地段单父担任地方行政长官,把单父治理得井井有条,令行禁止,百姓安居乐业。孔子去考察子贱的政绩,他问子贱,你来单父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损失吗?子贱说损失没有,收获有三方面:一是老师教诲的学问,我得以付诸实践,使自己对学问的理解更加深入。二是所得俸禄虽然不多,但足以分赠救济亲戚,使亲戚之间关系更加亲密。三是公事虽然紧急,但仍能抽出时间吊死问疾,使得朋友更加友爱。孔子听了这些见解后,心里十分高兴,说:“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如果鲁国没有君子,像你这样的德行又是从哪里学来的呢?这是赞扬宓子贱能见贤思齐、转益多师、虚心学习、勤于实践的优秀品质。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