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场历时六个月的会战终于结束。蜀汉失去了赖以屏障的诸葛亮。魏国西北的局势一下明朗了起来,国家再也不用花费太大的人力物力来进行战备。后青龙三年,就是诸葛亮死后第二年,关东饥,司马懿运长安五百万斛粮食于洛阳。由此可见,诸葛亮之死对于魏国多么重要。
六点论曰:总有一种精神值得我们推崇!
我少年看史书,看《三国演义》,每每读到诸葛亮壮志未酬,竟先身亡,常掩卷长叹:“若使武侯不遇宣王,其志未尝不能成哉!”
后年岁日长,渐渐明白了世事之道,终于明白即使没有司马懿,武侯之志,也决计不会实现。君子只能依乎势而行之,方能成事保身。逆天而行,纵使才比天高,终还是图自枉然。
当是时,曹魏拥有并、幽、冀、青、袞、徐、豫、雍、凉九州之地,君主贤明,百姓拥护,士大夫们莫不欣然向往。而蜀汉仅占一州之地,连年征战,虽蜀地富庶,政策清明,但毕竟地小人薄。诸葛亮以一己之智,望与九州众士相抗衡,正如司马宣王之言,“岂能久乎?”天下才智之士何其多哉!
但,正如西西弗斯推石上山,夸父担山追日,精卫衔石填海一样,明知不能而为之,正是人类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之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下大道如此。但人既然获生于天地,虽被控于天地,当奋螳臂之薄力,举唐吉坷德之残剑,奋然抗衡,而获后天之自由于天地。
人虽命获于天,然从生下来那一刻起,任何人就只是他自己,就只属于他自己。我们不是喜欢抗争,我们只是不愿意被控制;我们不是喜欢反对,我们只是在追求自我;我们不是特意追求自由,我们仅仅不愿意被轻易征服。我们之所以不喜欢去干涉别人,那是因为我们不喜欢别人来干涉自己。自由的内涵就在被生下来的那一刻,就同时被天地烙入每个人的本能中。
不是为了私利,不是为了亲情,不是为了其他任何东西。只是仅仅想对老天证明,人生下来就是高贵的,就算天生被控制,也要天生去追求那永恒而不存在的绝对自由。
逆天而行,悲壮而美丽。
望诸君勉之。
(责任编辑: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