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古文典籍 >

庄子心得:人心的奇妙

2009-08-11 09:18
来源:一元一 作者:傅佩荣
庄子谈到人的修炼,总是不忘提醒我们“心如死灰”这四个字。为什么“心”要变得像死灰一样?因为心的运作确实难测之至。

庄子谈到人的修炼,总是不忘提醒我们“心如死灰”这四个字。为什么“心”要变得像死灰一样?因为心的运作确实难测之至。

《庄子·在宥》借老聃(亦即老子)之口说:“你要谨慎,不可扰乱人心。人心排斥卑下而争求上进,在上进与卑下之间憔悴不堪;柔弱想要胜过刚强,棱角在雕琢中受伤;躁进时热如焦火,退却时冷若寒冰。变化速度之快,顷刻间可以往来四海之外。没事时,安静如深渊;一发动,远扬于高天。激荡骄纵而难以约束的,就是人心吧!”

说到起心动念的复杂状况,恐怕很难找到更贴切生动的描述了。《孟子》书中也谈到人心,但是仅正于借孔子之口说出一句“出入无时,莫知其向”(出去回来没有一定的时间,没有人知道它走向何处)。相比之下,庄子的观察令人佩服,并且入木三分。

《庄子·列御寇》说得更为具体,还列出五种表里不一的情况:“人心比山川更险恶,比自然更难了解。自然还有春夏秋冬、日夜的规律,人却是外表厚实、情感深藏。所以,有人外表恭谨而内心骄傲,有人貌似长者而心术不正,有人举止拘谨而内心轻佻,有人表面坚强而内心软弱,有人表面温和而内心急躁。所以,追求道义有如口渴找水的人,抛弃道义也像逃避灼热的人。”

在此,最后一句“故其就义若渴者,其去义若热”,是在提醒我们不可操之过急。修炼之道,首在认识自己,省察自己是这五种“厚貌深情”中的哪一种,再对症下药,回归于真实的自我。

为了客观地认识自己及认识别人,庄子接着提出九种观人之法,称为“九征”。他说:“所以,对于君子,派遣他去远方,观察他是否忠心;安排他在近处,观察他是否恭敬;交代他繁重事务,观察他是否能干;突然质问他,观察他是否机智;给他急迫的期限,观察他是否守信;委托他钱财,观察他是否行仁;告诉他处境危险,观察他是否有节操;让他喝醉酒,观察他是否守法度;让他男女杂处,观察他是否端正。经过这九种考验,就可以看出谁是贤者,谁是不肖之人了。”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