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古文典籍 >

《诗经》解读:君子于役

2009-10-17 09:34
来源:劝学网 作者:佚名
这是一首写妻子怀念远出服役的丈夫的诗。所谓“君子于役”的“役”,不知其确指,大多数情况下,应是指去边地戍防。

66 君子于役:丈夫久役,妻子在家怀念之情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 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鸡栖于桀。

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译文】

丈夫当兵去远方,谁知还有几年当。

哪天哪月回家乡?鸡儿上窠,

西山落太阳,羊儿牛儿下了冈。

丈夫当兵去远方,要不想怎么能不想!

丈夫当兵去得远,多少月呀多少天。

几时团来几时圆?鸡儿上窠,

太阳落了山,羊儿牛儿进了栏。

丈夫当兵去得远,但愿他粗茶淡饭不为难。

【注释】

1、君子:妻对夫的称谓。于:往。役:指遣戍远地。  2、曷至哉:言何时归来。  3、埘(时shí):凿墙做成的鸡窠叫做“埘”。  4、来:古读如“厘”。  5、不日不月:不可以日月计算。这是“不知其期”的另一种说法。  6、有:读为“又”。佸(活huó):会。“又佸”就是再会。  7、桀(杰jié):“榤”的省借,鸡栖息的横木。  8、括:与“佸”字变义同。牛羊下来而群聚一处叫做“下括”。  9、苟:且。且无饥渴是希望他无饥渴而又不敢确信。

【解读】

这是一首写妻子怀念远出服役的丈夫的诗。所谓“君子于役”的“役”,不知其确指,大多数情况下,应是指去边地戍防。又“君子”在当时统指贵族阶层的人物,但诗中“君子”的家中养着鸡和牛羊之类,地位又不会很高,大概他只是一位武士。说起“贵族”,给现在读者的感觉好像是很了不得的。其实先秦时代生产水平低下,下层贵族的生活,并不比后世普通农民好到哪里去。就是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南少族民族中的小贵族,实际生活情况还不如江南一带的农民。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