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李商隐在九世纪五十年代相继去世后,唐代就再没有出过大诗人了。从六十年代起,农民暴动就不断发生。到八十年代中期,以黄巢为首的农民大暴动终于平息以后,唐王朝也奄奄一息,只有等着彻底崩溃了。在这风雨飘摇的几十年里,一些诗人处于社会责任感,极力呼吁重振儒家文化,又举起新乐府运动的旗帜,主张诗歌要为政治服务,要关心人民疾苦,挽救世道人心。由于能量不大,影响也很有限。而且就连他们自己,比如像模仿白居易的《新乐府》写过《正新乐府十篇》的皮日休,其实也只算偶一为之,并没有将自己的文学主张贯彻到底。他们的主要精力,还是用在游山玩水,吟风弄月上,与其它晚唐诗人并列两样。因此讲唐末这批小诗人,就只能以诗为准,哪一首可读就读哪一首。
先来看曹邺的这首《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性饥,谁遣朝朝入君口?”不必解释,一读就会明白,诗中所说的老鼠,其实指的就是贪官。最可悲的是,这种老鼠“见人开仓亦不走”,根本不怕人。怎么敢这么有恃无恐呢?还不是大家都一样,你拿我也拿,谁也说不起谁!
皮日休与陆龟蒙,后世合称皮陆,也算个小诗派。还可以加上个罗隐。这三个人都以小品文著名。他们的小品文写的异常尖锐,把封建制度的根子都骂到了。要在明,清时代,足以构成杀头灭族的罪名,晚唐虽是乱世,却还能够容纳他们。皮日休有一首《汴河怀古》,评价历史上著名的暴君隋炀帝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随炀帝连通京杭大运河,对繁荣经济是有利的。诗人指出,如果他的目的不是为了坐上龙舟到扬州去玩,那他的功绩就足以和治水的夏禹媲美。
陆龟蒙的《吴宫怀古》也值得一读:“香颈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吴王事事堪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看着苏州灵岩山这里的香径和长洲已荆棘丛生,诗人想起了吴王夫差荒淫无道,认为他一切倒行逆施都足以亡国,而根本不是因为被西施的美色迷误造成的这就否定了前代女祸误国的错误看法。在重男轻女的小家社会里,男人干下的一切坏事,只要跟女人能联系到一起,就把责任都推到女人身上。晚唐人郑畋有一首《马嵬坡》说:“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在这个郑畋看来,唐玄宗同意处死杨贵妃,称得上是圣明天子,因为这样才没有像陈后主庞爱张丽华那样终于导致亡国。这样立论简直是没心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