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名著名作 >

高语罕:青年与国家之前途(2)

2009-05-05 15:34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高语罕
二人生之究竟 今欲觅补救之方。不可不使青年学子。先了解人生之究竟。说明人生之究竟。首宜详究生死人我之真象。继论苦乐之胜义。其他问题。则迎

二人生之究竟

今欲觅补救之方。不可不使青年学子。先了解人生之究竟。说明人生之究竟。首宜详究生死人我之真象。继论苦乐之胜义。其他问题。则迎刃解矣。近世谈说之士。动曰热心公益也。舍身卫国。也奔走社会救人救世也。吾侪同是血气之伦。此等高谊。恶有不同声膜拜之理。顾问其公益何以要热心。国家何以要保卫。社会何劳於奔走。救人也。救世也。何以要发此宏愿。吾恐能解答此问题者甚鲜。此题不解。终是冥行索涂。弗克自主。岂不大可哀耶。则生死人我之义。研究讨论。又焉可缓。

一、生死问题夫生死之事大矣。上寿不过百年。终有形枯气索之日。以此魂交形开之身为生耶。则陈白沙先生有言曰:

“人具七尺之躯。除了此心此理。便无可贵。浑是一包浓血。裹一大块骨头。饥能食。渴能饮。能著衣服。能行淫欲。贫贱而思富贵。富贵而贪权势。忿而争。忧而悲。穷则滥。乐则淫。凡百所为。一信血气老死而后已。则命之曰禽兽。

夫人而等於禽兽。是虽生犹死也。庄子曰: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薾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耶。人谓之不死奚益。”

终身役役谓之死。则所谓生者。此心此理也。不薾然疲役而知其所归者也。盖我有躯壳精神之异。生死亦有形上形下之殊。形体其身。精神其心。身死事小。心死事大。吾人死其身。勿死其心。生其心。勿徒生其身。心者性也。性光常照。大智湛然。虚灵不昧。万古不灭。生之至也。

二、人我问题万事纷纭。都由差别。差别之相。肇自我见。夫我有二。曰理性。曰躯壳。古今之说不同。圣凡之心各异。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者。即为我也。为理性之我。非躯壳之我也。今人徒认躯壳为我。而迷其理性。理性既迷。不但为我非。为人亦非。故我与人所异者躯壳。所同者理性。理性同则我亦人也。人亦我也。舍人而爱我。背乎理性。舍我而爱人。亦背乎理性。德国哲人菲斯的曰:

“人类一切责任。更无所谓对世责任。所有者惟对我责任而已。”又曰:

“我曷为而生。我为我而生。我曷为而存。我为我而存。我曷为而勤动。我为我而勤动。”

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为我之事也。古昔圣贤仙佛忠臣烈士。皆为我之人也。孟子曰。万物皆备於我。又曰善推其所为而己。然则爱万物者。非爱万物也。爱我也。陈白沙亦曰:

“……吾自信吾自静自动。自开自辟。自舒自展。甲不问乙供。乙不待甲赐。牛自为牛。马自为马。”斯言也。精辟独到。阐发千古余蕴。盖人生必明人我之义。兼爱自爱之实。始有安身立命之地。不为外物所摇。夫生死人我之说既解。则苦乐问题尚矣。

同此心也。同此理也。吾侪蚤作而夜思。手胼而足胝。果何为耶。得之则喜。失之则忧。果又何为耶。商贾何为争利於江湖。农夫何为辛苦於稼穑。士子何为穷年於典籍。战士何为效命於疆场。帝王君后。争城争地。子孙诛夷而不顾。盗贼强豪。杀人越货。身为刑僇而不辞。何也。孔子周流列国。席不暇暖。栖栖皇皇。墨子摩顶放踵以利天下。释迦苦心修行。度人度世。抑又何也。无佗皆苦乐问题趋之使然也。夫人类至不齐。所谓苦乐亦樊然而淆乱。恶由立一德以绳之。严几道曰:

“论人道务通其全而观之。不得以一曲论也。……然则人道必避苦而趋乐。必有所乐。始名为善。彰彰名矣。故曰善恶以苦乐之广狭分也。然宜知一群之中。必彼苦而此乐。抑已苦而后人乐。皆非极盛之世。极盛之世。人量各足。无取挹注。於斯之世。乐即为善。苦即为恶。故曰善恶视苦乐也。”

章秋桐近亦提倡幸福主义。并引穆勒戴雪及孙卿诸儒之说以实之。颇中肯綮。其言曰:

“须知近世国家惟一职志。乃在提倡人民体质上之欢娱。戴雪推广边说。尝精求幸福两字之定义。谓‘幸福云者。在使各种阶级。皆於法律范围以内。享有相当之娱乐。’所谓相当之娱乐。实不外生活程度与当时文明相应而已。非有他也。”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