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名著名作 >

苏子最爱的韩文:读《送李愿归盘谷序》札记

2009-10-12 10:53
来源:一元一 作者:东商
苏子一定是喜爱这篇《送李愿归盘谷序》到了极点,否则,一句“唐代没有文章,一篇《送李愿归盘谷序》而已”,不论是古人今人,看起来都是有点太绝对了。 《送李愿归盘谷序

苏子一定是喜爱这篇《送李愿归盘谷序》到了极点,否则,一句“唐代没有文章,一篇《送李愿归盘谷序》而已”,不论是古人今人,看起来都是有点太绝对了。

《送李愿归盘谷序》到底是一篇什么文章能令苏子如此看重呢?结果却是一篇关于隐者的咏赞。

其实,对于归隐方面的情趣,在大多数读书人的心中,陶公的那篇《归去来辞》已是把归隐的意境写到家了。韩文公的这篇文章又是一番何样的情形呢?

在韩文公最不得志的那段日子里,一个叫做李愿的好友下定决心归隐了,这个地方就叫做盘谷,因为在两山之间故日盘,此地宅幽而势阻,隐者在此盘旋。此盘谷由来理由之二也。

陶朱之文,尽现隐居之潇洒。与陶公不同的是,韩文公正视“用力于当世者”的主客观努力因素,人家下功夫上进,得到大人的赏识,我们不忌妒。对于自己的慨然隐退,我们不自卑,而这也是一种人生和命运的选择。

韩文公为李愿描述了他的悠然乐土,自然而然地道出了这种的隐士生活与世俗人士的不同。即前者可以“无忧于其心”。不但生活安闲,而且是精神愉悦,思想得以放飞。

韩文公深为李愿的志向所打动,几乎动了随君而去的念头。于是有了“与之酒,而为之歌”的冲动。要“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好一个“终吾生以徜徉”,古往今来,学人不论高官显位,不论宿儒书生,生平能得“徜徉”之遇者有几,这种可望而不可求的际遇,不在远处,就在眼前这位好友李愿所居的盘谷,就是在李愿和韩文公志所同在的心里。

韩文公一生宦海沉浮,可悲者常多,而可乐者常少。作为是一代儒学宗师,韩文公身上少见众多儒士知难而退,不肯屈就的书生气,而更多了许多百折不挠,一心求治的坚韧之心。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治世理想,花了十几年周游了十几个诸侯国;孟子在游说魏齐两国的时侯,到了即将离开的时侯还想着国君能回心转意,正所谓“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在韩文公积极向上的一生中,有此与李愿一道归隐的思法,大概也是这么短短的一瞬。

而正是苏子抓住了这稍纵即逝的灵感,并把它永远珍存在自己的心里。诚然!苏子一生的经历坎坷,正如他晚年所云的那般:“心如死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一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子从儋州,也就是今天的海南岛回来不久就去世了,我们不知在苏子一生最艰难的诸多岁月中,他是否想到过像李愿那样隐去算了,尽管最终他选择了坚持。

想必苏子早已参透了李愿和韩文公在盘谷山中的那种徜徉的境界,既已获然于心,又何必非行其实。苏子最终坚强达观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或许从此文得过了片刻的快慰——东商小子私下猜想,实是出自对苏子的一番敬仰之情!如若先生在天有灵,就不要嗔责小子了吧!

(责任编辑:格物)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