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作为五岳之首,有着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自古就不乏文人墨客为他吟诗作画。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杜甫所作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把泰山的雄伟气势和青翠山色描写得栩栩如生。同时泰山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受过皇帝封禅的名山。也是佛、道两教兴盛之地,是历代帝王朝拜之山。历代帝王所到之处,建庙塑像,刻石题字,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泰山古时称:岱山、岱宗。春秋时改为泰山。
而泰山之所以能够强烈地吸引着我一次又一次地来亲近拜见,并且对它越来越敬重,越来越仰慕,还是因为泰山有一种内在的、永远闪烁着炽热光芒的精神。
这座形成于新生代中期的庞然大物,三千多万年来,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雪雨,地震雷击和洪荒战火,而它的铁骨雄风、伟岸气势却没有丝毫的改变。直到今天,它依然是那样的巍峨陡峻,大气磅礴,那样的稳健挺拔,气宇轩昂,像一个顶天立地的伟丈夫,雄居于齐鲁大地,成为了华夏脊梁的代名词。
最能彰显泰山精神的,还是那挺然屹立、傲视苍穹的泰山青松。那些青松,有的联袂成群,有的只身独立,各自咬定一方岩石,艰难迂回地扎根于岩缝中,扎根于泰山血脉里,汲取着泰山特有的营养元素,任凭风吹雨打,历尽严冬酷暑,顽强倔强地生长着,向世间展示着自己的铮铮傲骨与常青本色,把泰山稳重、坚强的精神演绎得千姿百态,生机盎然。泰山青松已经成为寿星与英雄的最好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