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江山多娇 >

【江苏秦淮河】烟花烂漫的江南,风雨千年的秦淮

2009-04-02 15:37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秦淮河的南京城内河段便是著名的“十里秦淮”、“六朝金粉”的地方。其两岸优美古朴的风光,众多的人文胜迹无不体现了金陵古城的古老风貌。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秦淮河的南京城内河段便是著名的“十里秦淮”、“六朝金粉”的地方。其两岸优美古朴的风光,众多的人文胜迹无不体现了金陵古城的古老风貌。

秦淮河孕育了南京的古老文化,被称为“南京的母亲河”也是南京著名风景区。秦淮河古名“淮水”,一名“龙藏浦”。历史上关于秦淮河的传说和记载甚多。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长江,后人误认为此水是秦时所开,所以称为“秦淮”。

秦淮河早在远古时代就是长江的一条支流,也是南京地区第一大河。秦淮河有两个水源头,北源在句容市宝华山南麓,称句容河。南源在溧水县东庐山,称溧水河。南北二源合流于江宁县方山埭西北村。流入城里的内秦淮河东西水关之间的河段,素有“十里秦淮”、“六朝金粉”之誉。

时清时代,秦淮河畔人烟稠密,金粉楼台,十分繁华。秦淮河畔的夫子庙、贡院是封建统治者笼络和挑选人才的地方。明代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中,对此有深刻的揭露。清代戏曲家孔尚任的《桃花扇》以秦淮河为背景,歌颂了歌妓李香君的高尚情操,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腐败,描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剧。

秦淮河两岸有大小集市100多处,东吴以来一直是繁华的商业区和居民区。历代有许多过达官贵人住在秦淮河畔,如东晋时的王导和谢安等。尽管隋唐以后,秦淮河畔渐趋衰败,但是,仍有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凭吊吟叹。

最有代表性的诗作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秦淮河两岸建有不少佛寺,东晋时的瓦官寺,南朝时的安乐寺都非常著名。东晋时大画家顾恺之为瓦官寺画了《维摩诘居士像》,雕塑家戴逵父子铸造过五尊铜像。安乐寺里有著名画家张僧繇画的四条白龙,留下了“画龙点睛”的故事。

在秦怀河的乌衣巷还出了东晋几位文化名人。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和画家顾恺之的故事至今脍炙人口。其中王献之迎接其妾桃叶的渡口,给这一区域带来爱的温情和桃花颜色。相传王献之的爱妾桃叶与其妹桃根乘舟来到这里,王献之来到渡口迎接,作《桃叶歌》曰:“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从此,这一渡口便被称为“桃叶渡”了。

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浆声灯影构成一幅如如幻的美景奇观。秦淮风光最著名的是盛行于明代的灯船。河上的船,不论大小,都一律悬挂着彩灯,凡游秦淮河的人,必乘灯船为快。朱自清在他那篇著名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对此就有很好的叙述。“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多少王孙公子、达观贵人锦衣玉食,宝马香车流连于此,乐而忘蜀的繁华之所。而今,虽然没有了往日的繁华胜景,但是,河边闪烁着的霓虹灯,却也毫不逊色于古代。

在河中泛舟,体验一下小桥流水的诗意,是多么惬意的感受。看着流逝的河水,追忆着如水般逝去的年华,心中的思绪顿时可以漂得很远。欣赏着河边的风光,沉醉于美丽的景色之中,仿佛可以亲见那时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光景。风雨秦怀,在风雨中萧索,又在风雨中重现那往日的风韵。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诚明)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