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就是这样一个美丽而古老的所在,它穿古透今,始终幽雅而从容。西塘,以其“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气质,虏获了无数游人的心。
西塘很小,方圆才两平方公里。相传春秋时伍子胥为修筑水利所凿伍子塘之水直抵境内市河,故也有“胥塘”之称。唐宋时这里就有大姓人家建宅居住,聚成村庄,至元明已是颇具规模的市镇。西塘穿越了历朝历代的时光,越发显得剔透玲珑,空灵隽永。
古镇中最与众不同的就是清一色黑瓦盖顶的廊棚。这廊棚不仅是西塘最独特的标志,也是众多江南水乡中独一无二的建筑。听导游介绍,传说以前有一位老人看船工们在太阳下工作很辛苦,于是就用木头和瓦搭起了廊棚,为船工们遮阳。以后古道衷肠的西塘人家就都在门前搭起了廊棚,有的还在廊棚中建了亭子和椅子供人们休息。当然,关于廊棚的传说还很多,或许正因为故事版本众多,才让廊棚越发的显出历史味道。
西塘的廊棚有的居中,有的临河,有的在沿河一侧设有靠背长凳,上面总三三两两的坐着歇息的行人。廊棚的顶有“一落水”、“二落水”,也有过街楼形成廊棚的屋顶。廊棚上的石板有些是空心的,踩在上面石板咚咚作响。据说这是有意铺设的,可以使廊内的积水流走。江南多雨的气候使烟雨长廊如鱼得水。数千年来,它不仅仅让人们在雨中来去自由,也让人们记住了西塘人们的智慧和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