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江山多娇 >

【河南云台山】竹林七贤隐居处,登高临风品幽静

2009-05-27 11:58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魏晋“竹林七贤”的隐居故里,王维写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茱萸峰,形成了云台山丰富深蕴的文化内涵。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以独具特色的“北方岩溶地貌”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云台山满山覆盖的原始森林,深邃幽静的沟谷溪潭,千姿百态的飞瀑流泉,如诗如画的奇峰异石,形成了云台山独特完美的自然景观。汉献帝的避暑台和陵基,魏晋“竹林七贤”的隐居故里,唐代药王孙思邈的采药炼丹遗迹,唐代大诗人王维写出“每逢佳节倍思亲”千古绝唱的茱萸峰,以及众多名人墨客的碑刻、文物,形成了云台山丰富深蕴的文化内涵。

云台山以山称奇,云台山奇峰秀岭连绵不断,主峰茱萸峰海拔1308米,踏千阶的云梯栈道登上茱萸峰顶,北望太行深处,巍巍群山层峦叠嶂,南望怀川平原,沃野千里、田园似棋,黄河如带,不禁使人心旷神怡,领略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云台山以水叫绝,素以“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而著称。云台天瀑,犹如擎天玉柱,蔚为壮观。天门瀑、白龙潭、黄龙瀑、丫字瀑皆飞流直下,形成了云台山独有的瀑布景观。多孔泉、珍珠泉、王烈泉、明月泉清冽甘甜,让人流连忘返。

来到山脚下,映入眼帘的便是山门上醒目的“云台名山”四个大字,用隶书写成,字体端庄,运笔遒劲,出自洛阳著名书法家马玉河先生之手。对于我这个初踏书坛的书法爱好者来说,这本身就是一次难得的观摩和学习的机会,仰望山门,久久不愿离去。

举目远眺,青山苍翠,叠嶂起伏,山上流水潺潺,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森森凉意踵底顿生。翠峰绿林间,一湖碧水,幽深碧绿,清澈见底,青山倒映,绿水拥翠。微风徐来,波光点点。阳光照射,千点碎银拥波;倒影显处,万粒宝石铺翠。气柔涧静,静得令人听到那空气掠水的息息声。如秋月恋叶,似晨露吻花。

峡谷穿行,仰望是山,俯视是水,山披翠衣,鬼斧神工,石着红色,千形百态,五步一潭,十步一瀑,或潭或瀑,动静相宜,潭水清幽,碧蓝如玉,静若处子,动若矫龙,飞瀑溅玉,银花四射,急如破竹,缓如碎珠,山泉潺潺,如雨如帘,暗流涌动,佩环叮咚,佳境通幽,九曲十弯,豁然开朗,天地如画,潭阔鱼欢,群瀑跌荡,欢呼雀跃,流连徘徊。

走进云台山,那里独特的丹霞地貌峡谷还是向我们展示出了它的奇特和内涵。经过几十万年甚至十几亿年的地质运动演变而成的红石峡谷,从岩石的缝隙里渗漏不绝的清泉水流,岩壁上常年蓬勃的青草碧苔,水雾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道道彩虹,勾勒出一个幽静奇幻而空旷清纯的世界。在这里,我们可以寻找几亿年之前海洋生物的痕迹,可以聆听仿佛还在拍打着两岸礁石的海浪的声音,可以感受到沧海桑田的历史烟云,可以透过一座座沉默的山峰,遥想一座座喧哗的城市,一个个远去的故事。

一阵清凉的山风吹来,细听,却是一曲激越悲昂的《广陵散》,中间仿佛还夹杂着隐晦曲折的啸声。是嵇康在这里抚琴,是阮籍在这里吹箫吗?还是竹林七贤又一次在这里聚会,把酒清谈,酣酒纵歌?当年竹林七贤的那段风流千古的隐居佳话,为云台山平添了几分不羁的风雅。

子房湖蕴涵的则是一位汉代谋士张良的晚景。智谋一生,劳苦功高,最后却拒绝繁华远离尘世,选择以云台山作为自己的最后归宿之地,足见张良对现实和人生的透彻感悟。穿行于熙熙攘攘人来人往之中,偶尔坐在子房湖畔遥望一下入定的达摩峰和佛龛峰,再看一看夕阳映照下投在子房湖里波光粼粼的身影,眼前的景象也许就会豁然开朗,天边的彩霞就会分外绚烂迷人。

不知道当年王维是否真的就是在茱萸峰上感怀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但据说重阳节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的习俗正是因此而得以延续。尽管唐代药王孙思邈曾无数次地登上茱萸峰采药,《千金方》也曾经为无数代后人解除过身体的病痛,但让茱萸峰名扬天下,让茱萸世世代代插在后人心坎上的,却是王维的那一首七言绝句。

这里曾因为文人的闲适风范而显得那么宁静,置身山中,倍感疲惫的都市人已然返朴归真,寄情自然,纵情山水,浩浩荡荡挺进这远古的画卷,虽然打破了这千古的静谧,但宁静却已经融入我们的心中。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