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庄,是清王朝的夏季行宫,位于河北省境内,修建于公元1703年到1792年。它是由众多的宫殿以及其它处理政务、举行仪式的建筑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和皇家园林同周围的湖泊、牧场和森林巧妙地融为一体。避暑山庄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而且还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的罕见的历史遗迹。”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在今河北省承德市,拥有一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它依山傍水,气势恢弘,见证着清廷当年的文治武功,这就是名闻遐迩的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是中国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避暑山庄兴建后,清帝每年都有大量时间在此处理军政要事,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这里发生的一系例重要事件、重要遗迹和重要文物,成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最后形成的历史见证。
回首当年,清康熙至乾隆时,圣祖玄烨、高宗弘历几乎每年五月必驾临山庄,秋后才返回京城。山庄不仅是其避暑消夏的胜地,同时也是处理政务的场所。此间,它实际上起着清代第二政治中心的作用,充当着事实上的陪都的角色。
中国历代帝王中,唯有大清皇帝给自己建造的后院最有名。满族入关,坐在紫禁城中俯瞰中华大地,铁骑千里,长鞭横扫,山川,土地,财宝,美女,莫非王土;欣喜之余,却仍感心虚。关外的大本营,那可是根基。一线长城的阻隔,也不能削弱王权。当年康熙皇帝在北巡途中发现,承德这片地方地势良好,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又直达清王朝的发祥地--北方,既是满清皇帝家乡的门户,又可俯视关内,外控蒙古各部,觉得很满意,于是选定在这里修建行宫。
整座避暑圣地,亭栏雨轩,廊沿过道,唯木所见。据说,康熙宫庭繁累,闲时性喜村下野景,故选时宜景于热河山城,内有汤泉,绝好避暑休闲佳地,于是,促工匠于此建成仿村野之奇特之作,筑庄于此,每年到此避暑休闲,携妃带嫔,好不隆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