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地,飞瀑的落潭水声中间断传出鸟鸣。定睛细看,竟有鸟影闪烁于泉岩之巅。这派天籁情景诱发了我们心底孩童般的兴奋,忍不住仰天欢呼起来。没想到,山谷应声,余韵缭绕,经久不散。“回音谷”的这份馈赠,带来了莫大的惊喜。
水刚石柔济幽峡
步着山谷余韵,继续朝谷底下行,远处密林掩映,林后峡壁上隐约一涓细水。莫非是空穴飞瀑?好奇心促使我们加快脚步,绕过几道弯后,避开丛林的遮挡,但见这样的奇异画面:水的温婉穿行于石的坚硬中。远水传声,近石默语。有声与无息就这样在谷底对峙相依。而凄草繁木的枯荣,见证着这种对峙相依的亘久。
这一绢细水,就是大峡谷的“一线瀑布”。
顺着栈道一直下行,就能通至幽远的大峡谷腹地。流泉飞瀑夹道,蝉鸣翠色伴行。栈道蛇行,亲近自然原生态的梦,就能够顺势蜿蜒抵近。在大峡谷洞开的天地间,随意放眼,触目皆是一幅幅水与石的原始静美画面。
栈道拐点的弧弯处,一口小石潭的澄明引人注目。可是驻足细看,却心生疑窦:谷底无尘,何以水镜无踪,视线混沌?水清浅处细看,恰是波外风软,吹皱一泓春水。
在一个分流的小瀑前,被一种浓酽得失真的绿色牵扯,流瀑那倾情一泻,岩壁那执著一碧,使我坚信,瀑下潭底的绿,是被这挂流瀑扯下崖壁上的绿沾染浸透的。
顺着叠石上行,再度被眼前景观震撼。岩石黝乌,奔瀑素白。耀目的雪净,飒然奔洒在锃亮黝黑上。乌黝的圆滑,白素的刚健。峡谷深涧,用最朴素的方式陈述着水石刚柔的辩证:从强硬到冥顽,从冥顽到圆滑,直至顺从,却都无法阻挡跨越时空的柔韧。上善若水,在历久弥新的坚持面前,所有的貌似强大都烟然失态。改变的,又岂止色态、容颜?
飞瀑前的一个倏然转身,再见一口静潭。在发端与奔走间,水在此驻足。动静行止间,或许只有短暂停留,才更明了,何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滴翠清谷散罗云
在谷底渐行渐深,流连于胜景连连,忘情于幽谷森森。不觉间,峡谷的一线天空被重云渐渐遮盖了。骤雨即将来临。光线开始暗淡,谷底变得森冷和诡异。突然,一个乍响,春雷在峡谷里震荡。旋即,雨点如豆。在栈道奋力奔跑。此刻才发现,峡谷原始得连蔽雨的地方都没有。好容易才找到一段人工渠的岩下勉强容身蔽雨,而此时我们无一例外地被淋得透湿。
这场夏雨,下得始料不及、漫无边际、酣畅淋漓。大雨中断了我们峡谷中的行走,也模糊了峡谷的风景。及至骤雨初歇,沿坡度达50度斜角的“通天梯”,攀爬1386级石阶登上谷顶,才知道,骤雨为我们带来意外的惊艳。
走在谷顶的栈道上,平视先前在谷底需要仰视的、从谷底耸起重峦叠嶂。骤雨,浓透了翠透了谷,洗透了醉透了心。雨后深谷,含烟惹雾。春欲去,极目淡送山天远。深谷里,透翠四合,暇烟漫起。唯恐刹时美景烟消,悉心敛息定格,却怎奈,山容水态依然好,惟有绮罗云散。
登上谷顶,先前满目的飞瀑流水顿时无踪。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目之所至,云雾升腾。其实水并未“穷”,只是原先从谷底仰视的瀑布,现在却从脚底汩汩涌出。而透过眼前渐散的云烟,似乎能够看到内心深处渴望登临的另处山峰。
旅途就是期冀快乐,寻找快乐,得到快乐的一路体验。旅途,还将在记忆和心海中的渐行渐远、渐入渐深。
(责任编辑: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