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江山多娇 >

【浙江嘉兴南湖】中国的革命圣地,红色旅游之源

2009-05-05 16:21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在嘉兴,南湖是不能不去的地方。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一大在南湖的一艘画舫上完成了最后的议程,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湖从此成为党的诞生地,中国红色旅游之

在嘉兴,南湖是不能不去的地方。烟波缥缈的湖面上,碧水画舫,来来往往,穿梭如织。若是阳春三月,烟雨迷蒙,亭台楼阁便会梦幻般若隐若现,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也许,仅从风景的角度来看,它可能不如杭州西湖那般美,那般富有层次感。但是,因为有了南湖,有了那条红船,这里便声名鹊起,享誉世界。

南湖是浙江三大名湖之一,素来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景色著称于世。南湖位于城市东南部,它作为浙江省三大湖泊(西湖,东湖,南湖)之一,历史悠久,古时称它彪湖,近代雅称鸳鸯湖。

一九二一年八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湖的一艘画舫上完成了最后的议程,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湖从此成为党的诞生地,全国人民向往的革命圣地,中国红色旅游之源。由此,中国革命的火种从这里传遍神州大地,星火燎原,照亮了天空,也照亮了中华儿女的心。

这个以烟雨风光著称于世南湖风光四季宜人,春天,湖畔柔柳如烟;夏秋,湖中菱田绿如秧畦;冬日飞雪时,湖上银树琼宇;春夏间阴雨天气,景色迷人,其时烟霭似纱,雨丝如雾,南宋杨万里用诗句“烟雨漠漠雨疏疏”形容雨中的风光之美。南湖的风光,宛如一幅泼墨渲染的写意山水画,烟雨楼台,岸柳亭榭,皆在有无之中,显現着空灵之美。难怪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竟六次驻足南湖,并将它比做蓬来仙岛,感慨赋诗给后人留下两块御碑,乾隆在居京之时仍然无法忘怀南湖的湖光水色,晚年在避暑山庄承德还仿造了一座南湖的“烟雨楼”;文人墨客也喜欢南湖,这里保存了一批珍贵的历史文物,如苏东坡、黄山谷、米夫等名人的书法石刻,元代名画家吴镇的风竹石刻,明代画家董其昌的“鱼乐碑”,近代艺大大而吴昌硕的墨迹也在其中。

站在驶向湖心岛的游船远眺,只见远处高楼林立,岸边杨柳依依,绿树成荫,宽阔的湖面,波光粼粼。烟雨楼掩隐在一片绿色中。

走上湖心岛,近看烟雨楼,重檐画栋,典雅古朴。楼周围亭阁、长廊、假山、花台,疏密相间,错落有致。观清晖堂、赏乾隆碑亭、坐观音阁、望钓鳌矶、品米蒂、苏轼、吴昌硕、吴镇、彭玉麟等著名书画家真迹石刻,领略南湖丰厚文化古迹。

饶过湖堤,跨过小桥,“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的石碑立于堤旁。前面,另一侧的湖面上,就是那完成党的“一大”最后议程的画舫,静静地停泊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走上画舫,那金黄色的匾额上写着的“湖光彩月”给画舫增添了几分华贵,那小方桌的静默,透着当初在麻将声掩护下的庄严和肃穆,神圣和安详。

在南湖,最引人入胜的景观肯定是红船。来这里的人们都怀着一颗无比虔诚的心,瞻仰这神圣的遗迹。看到那只被历史的湖水浸泡了七十五年的仿制红船,心中不免升起庄严感。窄窄的船舱里,一张八仙桌,几只白瓷茶杯,几把椅子,静默中此地无声胜有声。此时此刻想象着这个狭小空间里,75年前第一代共产党人构画着惊天动地的伟业,仿佛能听到了“一大”代表们那低沉的声音,仿佛听到了“一大”名垂史册的一声“惊雷”,体验到它所具有的特别意义,也感受到南湖的幸运,历史的选择让其他水波浩渺的湖泊所无法与它相提并论,历史赋予了南湖时代精神内涵的隐喻。当离开这条红船,离开这革命圣地的时候,自觉地默默地行了一个注目礼。因为,这是无数革命先烈殷红的血,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快乐的生活,是这条船上的星星之火点燃了中国人民崭新的希望。

“云破月来花弄影”,几千年来,南湖,芳草依旧;秀水,碧波长流。优越的自然条件、发达的经济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哺育了代代英才。千年之下,仍有迹可寻。

站在揽秀园中的古塔顶上,嘉兴城尽收眼中,如多彩的画面,秀丽,沉静,柔媚。

水涟涟,柳如烟。回首望去,现代化的嘉兴南湖,以它那种深刻韵味的文史气息,特有的烟雨的苍茫的景观,以及它深遂而恒久的魅力,留在了人们心中;而那一只泊定的木船,镌刻着凝重和历史份量,铭刻在心里,不容忘记。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