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江山多娇 >

【浙江普陀山】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2009-05-08 09:1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普陀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普陀山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形似苍龙卧海,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

普陀山,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普陀山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形似苍龙卧海,面积近13平方公里,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

普陀山的宗教活动可溯于秦,原始道教及仙人炼丹遗迹随处可觅。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有梵僧来谒潮音洞,感应观音化身,为说妙法,灵迹始著。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舟至莲花洋遭遇风浪,数番前行,无法如愿,遂信观音不肯东渡,乃留圣像于潮音洞侧供奉,故称“不肯去观音”。后经历代兴建,寺院林立。

果然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背籍观音菩萨的无量法力,唐宋明清的历史积淀,造化了一个海边小岛“海天佛国”的美名。

走进普陀山,置身在其中,仿佛在海之中,走进了渺渺梵音中。

踏着海浪,远远的望,在水天一线间,普陀山只是几个若现若隐的山峦。没有金山寺山水相抗的险峻,也没有峨眉山云遮雾罩的神秘。

拾级而上,几经蜿蜒,这山的走势反倒突兀间显现。寻一个最高处,眺望碧海,这一座座山峦,仿佛正是推动着海浪的游龙。

普陀山的神秘和威严,最体现在这满岛的香樟树。普陀山的香樟树,伟岸纵横,荫翳蔽日,哪昂扬的枝杆,远看似天龙在奔腾飞扬,近看又成了撒欢乖巧的憨态。所以,他雄浑中透着温柔,粗犷里蕴藏着细腻。

普陀山的香樟树,在神的光环下又处处透着禅意。千百个春夏秋冬、千百年的风霜雨露,他无知无觉,浑然自若的享受着自然。朝沐云霓,暮送霞光。

“普济寺”是普陀山最大的禅寺,是全山供奉观世音菩萨的主刹,规模宏大。相传,普济寺的正大门是每逢六十年开一次。当年,乾隆皇帝微服下江南,由于未报家门,只得由偏门而入;又传,江泽民主席两次来到普济寺,则是从正大门进入的了。盛名之下,让人不得不拾起一份虔诚,怀着一份小心拾步而入……间或心有所属,众人众相择然穿过。

每一步都是一个梦,一个曾经倾心向往的梦,那梦里有对生活的一种理想,或者是所追求的一种价值吧。争相而来的香客都不怕辛苦,普济寺大殿里几乎已没有了落脚的地方,如织的香客们带着鲜花、供果或者任何一种人们可以想到的东西敬献到观音像前,而后是,久久的、虔诚的膜拜。

登上海会桥,法雨寺就在一片绿树掩映中空旷高远,一畔是千步沙上阵阵传来的潮音。仿佛正应了禅的意境,望着那红得耀眼的墙壁、绿得惊心的树叶、高高横在眼前的“天华法雨”四字,不由得就开始喜欢上了它。圆通大殿曾得到康熙皇帝手谕说“拆金陵旧殿以赐”令,于是,这个当初的修建者就从金陵城内拆来琉璃瓦12万张,仿金陵明故宫九龙殿盖成了圆通殿,殿内无一梁、一钉,是目前国内寺院建筑中规格最大、建筑艺术水平最高的佛殿之一。

徒步向佛顶山,一路上见到的三步一拜磕上去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以无比虔诚的神情、无比虔诚的心灵一步步向山顶叩头,心中突然涌起一阵从未有过的感动,这就是虔诚……一种叫激动的东西,便固执地奔涌而来,水一样将周身弥漫,就像一下子深切地理解点烛,燃香,拜佛,本是俗人,求的是俗事,许的也是俗愿,但虔诚就是令人感动。

站在巨大观音像前,是一种神圣的敬仰,是一种无与比拟的纯洁不能平静地滑过内心,洗涤心灵。它是保卫者,它是分界线,它将红尘的喧嚣和入世的宁静分成了两个世界。联想到南海观音立像开光大典上突然出现的漫天彩霞,不能不让人相信!那可曾经受了多少年的风雨,庇护了几代渔民们的安宁?容纳了多少的欢笑、梦想、忧愁、痛苦、温馨……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四方信众聚缘佛国,普陀山烛火辉煌、香烟燎绕;诵经礼佛,通宵达旦,其盛况令人叹为观止。每逢佛事,屡现瑞相,信众求拜,灵验频显。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之净土,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