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象山的一个小岛上,屹立着最动人心魄的海蚀景观——花岙石林。国内的柱状节理群虽然发现很多,但形成海蚀崖的,只有漳浦、澎湖和花岙等很少几处,且多为灰黑玄武岩景观。花岙石林色调明快,形态浑朴,是相当罕见的熔结凝灰岩。它硕大的体量比漳浦、澎湖的石柱都要大,甚至比直径达四五十厘米的英国巨人堤的石柱还要粗壮。长梁大石,鬼斧神工,环视中国沿海,怕是再难找到如此雄浑壮观的巨石柱了。
花岙岛别名大佛岛、大佛头山,位于象山县南部的三门湾口洋面,以气势恢宏的石林景观最为著名。
“海上石林”花岙岛上最大的特色就是火山岩地貌。全世界火山岩原生地貌仅三处,一是北爱尔兰的“巨人堤”,二是我国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台路沟乡的“大疙瘩石柱群”,第三便是花岙岛的“海上石林”。
岛上各种细表条状石头密密麻麻靠在一起,排列有序,长短不一,粗者须两人方能合抱,高者达到五六层楼高;有的似倚天长剑,有的似临海之鹤,人称“仙人锯岩”。花岙岛的石林实际是侏罗纪晚期的中心式火山岩浆的通道。四边或六边形的石柱群是致密的黑色细粒玄武岩,表面因海水侵蚀和风化而呈现黄褐色,是火山岩的重要原生构造,即火山爆发后,岩浆在均匀冷却和缓慢收缩的条件下产生一种垂直裂变,从而形成奇特的“海上石林”景观。
(责任编辑:小雅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