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江山多娇 >

【辽宁】红海滩:通向大海的“红地毯”

2009-09-28 15:29
来源:腾讯网 作者:佚名
红海滩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以全球保存得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湿地资源为依托,以举世罕见的红海滩、世界最大的芦苇荡为背景,是一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纯绿色生

红海滩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以全球保存得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湿地资源为依托,以举世罕见的红海滩、世界最大的芦苇荡为背景,是一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纯绿色生态旅游系统。

红海滩

红海滩景区内分三个景点:红海滩码头、苇海观鹤景和月牙湾湿地公园。

红海滩码头坐落在辽河三角洲的入海口处,是全国乃至全球唯一一处在泥滩上建起的木结构、木桩基础、承台式仿古建筑群及纯木制旅游景点。该码头的"九曲廊桥"全长680米,由519根木桩支撑,自岸边逶迤而行,直探进海中。木制平台面积高达2000余平方米,由1998根木桩在滩地上傲然拔起,舒展地卧在波涛之上,餐厅、游廊、清吧、茶座错落其间,潮起潮落时,冲击出一派罕见的海上风光。

船行海上,不仅可以观赏无数只海鸟穿梭于云间天际的妙曼身影,亦可欣赏到燃透天涯的红海滩。红海滩是大自然孕育的一道奇观。海的涤荡与滩的积沉,是红海滩得以存在的前提;碱的渗透与盐的浸润,是红海滩得以红似朝霞的条件。

红海滩码头

织就红海滩的是一棵棵纤弱的碱蓬草--即一种适宜在盐碱土质--也是惟一一种可以在盐碱土质上存活的草。她每年4月长出地面,初为嫩红,渐次转深,10月由红变紫。她不要人撒种,无需人耕耘,一簇簇,一蓬蓬,在盐碱卤渍里,年复一年地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于光阴荏苒中,酿造出一片片火红的生命邑泽。六十年代的"瓜菜代"岁月,红海滩也曾成为救命滩。滩边的渔民村妇曾采来碱蓬草的籽、叶和茎,掺着玉米面蒸出来红草馍馍,几乎拯救了一整代人。红海滩是活的,始终追赶着海浪的踪迹。滩涂以每年50米的速度向里延伸,红海滩也就踩着它的足迹,一步步地走向海里。追随红海滩,也就追随了生机与希望。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