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又叫静宜园,位于北京海淀区西郊,最高峰海拔557米,是北京著名的森林公园。1186年,金代皇帝在这里修建了大永安寺,又称甘露寺。寺旁建行宫,经历代扩建,到乾隆十年(1745)定名为静宜园。
香山红叶最为著名,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黄栌树叶红得象火焰一样。香山是一处风景幽雅的地方,其最高点香炉峰海拔557米。峰顶有一巨大的岩石,叫乳峰石,形状很像香炉,远远看去和庐山的香炉峰极为相似,人们遂称此山为香山。
香山公园文物古迹丰富珍贵,亭台楼阁似星辰散布山林之间。这里有燕京八景之一“西山晴雪”; 这里有集明清两代建筑风格的寺院“碧云寺”;这里有国内仅存的木质贴金“五百罗汉堂”;这里有迎接六世班禅的行宫“宗镜大昭之庙”;这里有颇具江南特色的古雅庭院“见心斋”;这里有世纪伟人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进驻北平最早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双清别墅;这里有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灵柩暂厝地——碧云寺金刚宝座塔。
香山公园
香山公园是一座历史悠久山林特色浓郁的皇家园林。香山始建于金大定26年时称永安寺,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元、明、清三朝皇家均在此建离宫别苑,为皇帝游幸驻跸之所。乾隆皇帝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营造,形成名噪一时的28景,并更名为“静宜园”,为京西三山五园中的一山一园。公元1860年、1900年香山两度遭到帝国主义劫掠,民国时期,香山被军阀显贵占为私人别墅,多处封闭,禁止游览,但是也有些社会团体在这里办一些公益事业,如香山慈幼院。1956年5月辟为香山公园,经过近50年的建设,香山已经成为既富含历史文化,又兼有优美风光的著名景区。
双清别墅
双清别墅建在一个三面见山的小山坳里,是一排坐西朝东、灰瓦白墙的仿古式平房。据了解,别墅所在的这片地方曾有一些古建筑,是香山寺和清代皇家园林香山宜园“云坞山庄”。这栋别墅之所以取名为“双清”是和从山上流下的两股泉水有关。据说,这两股清泉的泉眼早在金代时是根据金朝一位皇帝在这一带打猎时所做的梦,由人工开凿出来的。
想当年,这里泉水叮咚,竹林摇曳,满山青翠,古木参天,荷花吐秀,该是怎样的美景,怪不得乾隆爷要“御封”这里为香山二十八景之一呢。在别墅斜对面的一块巨大山石上镌刻着乾隆帝亲笔题写的“双清”二字,字写得苍劲有力,被漆成绿色。山石旁边有石阶,拾级而上可达一座六角木亭。置身这青山绿水之间,坐在亭中,手持一本闲书,那将是多么的惬意呀。只是不知当年的毛泽东在百忙之中,能否有这闲情逸致?不过,当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胜利消息传来后,毛泽东的不朽诗篇《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就是在别墅创作的。
香山寺庙众多,碧云寺就是最著名的一个。碧云寺主要的建筑物多是明代的遗物。从现存的嘉靖九年造的钟,天启四年造的磬,还有崇祯二年造的钟,都可以看出明代历朝对碧云寺都有扩建。正殿的释迦牟尼文殊普贤大势至阿难陀塑像都是明朝塑的,表情生动,线条灵透,人物显出是中国人的脸型,最能表现当时雕塑的风格。正门两厢塑的二金刚力士像和二殿的弥勒佛都是正德时代造的,已经有四百多年了。
碧云寺
碧云寺依山而建,气势较为雄伟。比较值得庆幸的是,在整个香山建筑群中,此处竟然保存完好,似乎并未遭受过大劫难。是否因为寺院相对于整个静宜园来说地处太过偏僻,从而逃过了劫难呢?
爬上石级梯道,直至香山顶上,悬崖峭壁,峥嵘巍峨,犹如巨大的香炉,悬于碧空,称作“香炉峰”。香山寺始建于盛唐时期,后代几经修建,也几经兴衰,在清末被焚毁,仅存遗址,但参天的古树、镌刻有精美壁画的石屏、字迹工整精致的石碑都在见证着历史的变迁。相传香炉峰上的石香炉是一个背井离乡的巧工匠,为保佑双亲,祈祷上苍,一钎一锤凿成的。在古代,黎民百姓凿炉觐香、祈福生灵,这不仅仅是一个信仰问题,而是对统治阶级善待人民的求乞和对其恶心暴行的诅咒。
除了山环水绕,茂升着自然的灵气外,古刹磬寺,还隐晦着神佛的灵光,到处散发着人文的情怀,天才的气质,大气恢宏中深藏幽静秀兰,石溪流溢中慢品一壶老酒。值得纪念的首推十八世纪世界最伟大文学家、思想家曹雪芹了。
就在离香山不远的黄叶村,即香山健锐营,曹雪芹在“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困境里,写下了举世宏著《红楼梦》,这部小说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巧妙结合,攀登上了文学艺术的巅峰。《红楼梦》,孕育着香山的灵气,挥洒着曹雪芹的心血。
曹公在写书时连墨都用光了,在鄂比先生的指引下,就在香山的樱桃沟找黛石,试了一下,这黛石果然可以当墨写字,曹雪芹先生喜出望外,后来在改稿时便给女主人公取名“黛玉”。满纸的“荒唐言”,渗透的是作者的一把“辛酸泪”。这部《石头记》是作者一番人生历练后的结晶。绛珠点点,血泪斑斑。“字字看来都是血”!绛珠点醒了石头,而石头则欲点醒世人。
这香山,也许在曹雪芹眼里便成了“宝山”。 这香山,也许在曹雪芹眼里便成了“泪山”。
北京的香山很美,到了秋天红叶漫山遍野,微风吹过落叶飘飘洒洒,每当夕阳西下时候红色的阳光会和着金黄的枫叶勾勒出一副金碧辉煌的画面,这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一幅精美的图画。
香山红叶
进到山里,深秋的天气是清爽怡人。小路两旁,有的已经满树金黄,有的仍葱翠茂绿,而最著名的香山红叶的黄栌和红枫,终于是红叶满枝了!“霜重色愈浓”,的确,经历了几日来的霜露,栌叶和枫叶周身染透了红色。
近现代,李大钊、周恩来、陈毅为探索、追求革命理想,这些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香山留下了革命足迹,正是血染的风采。陈毅采来五片红叶写诗,被称为“红叶诗魂”,显示了他们红枫般的坚定信念。
站在山顶,极目远眺,整个京城尽收眼底。那林立的高楼、阡陌分明的街道,以及山脚下不远处清晰的玉泉山和颐和园,那翠绿的山峦、林木和湛蓝的湖水,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更是多姿多彩。
美丽的香山书写着传奇,醉人的红叶传颂着爱情。枫树将自己熬煎成红色,将大爱献给了人间。这红叶,不正是曹雪芹、李大钊、周恩来精神的再现吗?香山,因为红叶接日,霞光流彩,才变得令人如此神往。万畴枫叶,经过百年的风霜,今天绽放在世界的东方,让桃李嫉妒,让世界瞩目。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