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江山多娇 >

【江西鄱阳湖】多少诗情画意在其中(2)

2010-01-06 17:04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水瓶座
湖给人的第一感觉总是风平浪静,不像大海无风三尺浪,而鄱阳湖老爷庙水域却并非如此。 关于老爷庙的来历有个传说,相传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为争夺

湖给人的第一感觉总是风平浪静,不像大海无风三尺浪,而鄱阳湖老爷庙水域却并非如此。

关于老爷庙的来历有个传说,相传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为争夺天下大战鄱阳湖时,有一次朱元璋被陈友谅打败退到鄱阳湖边,涛涛湖水挡住去路,正在此危急关头,忽然有一只巨鼋从对岸游过来,搭救朱元璋渡湖逃过劫难;后来,朱元璋夺得天下,封巨鼋为“元将军”,在湖边建“定江王庙”以示纪念,至今庙内还有朱元璋御笔书写“加封显应元将军”7个大字,当地老百姓称“定江王庙”为“老爷庙”,自此,老爷庙闻名天下,成为鄱阳湖著名景点。

1945年4月16日,2000多吨级的日本运输船“神户丸”行驶到江西鄱阳湖西北老爷庙水域突然无声无息地失踪(沉入湖底),船上200余人无一逃生。其后,日本海军曾派人潜入湖中侦察,下水的人中除山下堤昭外,其他人员全部神秘失踪。山下堤昭脱下潜水服后,精神恐惧,接着就精神失常了。

千百年来老爷庙水域一系列沉船现象引起了许多气象专家的关注,据考证,老爷庙沉船的发生很可能因这一狭管地形形成的强大风力所致,这是目前比较一致的解释,但老爷庙水域千百年来的数以千计的沉船却无一艘被打捞起来,经过许多人多年来无数次在湖底寻找也没有发现任何沉船的踪迹,这一不解之迷给老爷庙水域蒙上一层神秘面纱,令人有种想前去探访的欲望。

鄱阳湖除“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庐山外,石钟山、大孤山、南山、龙宫洞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胜。

石钟山巍然雄峙于长江之滨,鄱阳湖口,属江西湖口县,由于地处“吴楚咽喉,江右要冲”,素“江湖锁钥”,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石钟山由两座低矮的石质小山组成,滨鄱阳湖的叫上钟山,倚长江的叫下钟山,由于滨湖临江,因而具有“水分林下清冷浪,山峙云间峭峻峰”的秀丽景色,尤其是峭壁临江的下钟山,名景荟萃,一年四季,郁郁葱葱,素有“小蓬莱”之称。

《水经》中最早提到了石钟山:“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为探究石钟山得名的真正缘由,携儿子苏迈,于月夜乘舟亲临绝壁之下,发现石钟山下多洞穴裂缝,微风鼓浪,江湖之水涌灌洞内,冲击洞顶、洞壁,轰然发声如钟鸣。考察归来,苏东坡拈笔展卷,趁兴疾书,写下了名传千古的佳作《石钟山记》。由此,胜景名文,相得益彰,令人心驰神往。

在整个鄱阳湖周围,到处都有迷人的景物。位于都昌县城东南隅,隔水与县城相望的南山,秀丽挺拔,历史上就以独具湖光山色之秀而著称于世。苏东坡曾慕名来此游览,留下了《过都昌》一诗:鄱阳湖上都昌县,灯光楼台一万家。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登南山之顶,但见无涯烟水,一脉青山,长波浩浩,沧溟空阔。宋代诗人黄庭坚十分欣赏南山胜景,将它比为当时著名画家李成、范宽的得意山水画卷。

鄱阳湖,美丽的湖,神话的湖,充满诗情画意的湖,她像一个淡妆素抹的少女,含情脉脉地笑迎每一位光临的游客神游翻阳湖。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