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良木雕刻是明式家具中主要的装饰手法,涵藏着无穷的美学意蕴——超凡脱俗,焕采生辉。它的美学价值远远超出了传统家具本身的外在价值,实为中国古典艺术之奇珍。明式家具代表了中国古典家具的精华,其造型和做工均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明式家具的精品主要用于宫廷、王公贵戚及高层次的文人士大夫之家。制作年代为明中期至清早期,时间跨度200余年。经典明式家具以其材质昂贵,做工精绝,式样讲究,数量稀少而称雄。
笔者多年从事明式家具雕刻品的收藏与研究,日积月累,心得渐增,遂不揣简陋,谨将个人藏品(兼收个别非本人所藏之件)拍成照片汇为一编,并于各作品下配以有关说明文字,题曰《明式家具雕刻艺术》,意欲与同道学者共相研讨。因此,本文所涉内容亦主要介绍经典明式家具的雕刻艺术,以奉献笔者的一愚之见。
一 温润似玉的名贵木材为明式家具雕刻艺术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中国古人对明式家具雕刻制品最注重材质的选择,对材质的要求几乎达到了百般挑剔的程度。所谓“美玉无暇”,往往被借用为评议材质价值品级的标准。材质要具有坚韧的质地,厚重的色泽,细密而透明的纹理。中国传统木制家具的黄金时代之所以产生于明代,正得益于在此时获得了大量名贵硬木良材。
明式家具雕刻艺术是以一定的材料,通过一定的工艺程式制作而成的。明式家具雕刻的审美特征首先表现在材质的选择上。明朝以来,海禁日益开放,带来了发达的海陆交通贸易。大量名贵木材从东南亚及海南岛源源不断地运往内地,其中尤以紫檀木、黄花梨木、鸡翅木为贵。因而名重后世的经典明式家具多用珍贵的硬木制成。这不仅为明式家具,也为明式家具雕刻的恢弘与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物质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