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这就是世人所说的围棋的起源,它随着中华民族一同发展,与古琴、书法、绘画一起并称“琴棋书画”成为东方文化高雅精神的代表。
东汉班固著《弈旨》为围棋正名,也是我国现存关于围棋理论的最早一篇系统性著名论述。他这样阐述围棋:局必方正,象地则也。道必正直,神明德也。棋有黑白,阴阳分也。骈罗列布,效天文也。四象既陈,行之在人,盖王政也。成败臧否,为仁由已,危之正也。
魏时文帝借弈棋之名毒杀其弟曹彰,曹植在《赠白马王彪》组诗第五首写到:
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
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
孤魂翔故城,灵柩寄京师。
存者忽复过,亡没身自哀。
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唏。
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我国最早的棋谱记录始于吴国,称为“吴图”。《吴图二十四》算是我国最古的棋谱读。唐代杜牧写给国手王逢:
绝艺如君天下少,闲人似我世间无。
别后竹窗风雪夜,一灯明暗复吴图。
从日本尾张国真福寺抄回的影唐卷子本《翰林学士集》中有唐太宗五言咏棋诗两首,其一:
手谈标昔美,坐隐逸前良。
参差分两势,玄素引双行。
舍生非假命,带死不关伤。
方知仙岭侧,烂斧几寒芳。
其二:
治兵期制胜,裂地不邀勋。
半死围中断,全生节外分。
雁行非假冀,阵气本无云。
玩此孙吴意,怡神静俗氛。
唐玄宗时,年仅七岁的李泌在千秋节上以围棋为题做了首“方圆动静”的诗,要求是诗中不能有棋字: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
诗毕玄宗龙颜大悦,临别时嘱咐李泌的父亲用心培养他,日后果成国家栋梁。
刘禹锡观棋有诗:
自从仙人遇樵子,直到开元王长史。
前身后身付余习,白变千化无穷已。
初疑磊落曙天星,次见搏击三秋兵。
雁行布阵从未晓,虎穴得子人皆惊。
欧阳修酷爱围棋,以至梦中吟出了《梦中作》: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新开棋轩呈元珍表臣》:
竹树夜已滋,轩窗渐幽兴。
人闲与世远,鸟语知境静。
春光蔼欲布,山色寒尚映。
独收万虑心,于此一枰竞。
王安石 《棋》诗:
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
战罢两奁分黑白,一枰何处有云成。
苏轼《观棋》诗:
五老峰前,白鹤遗址
长松萌亭,风白清美。
我时独游,不逢一士。
谁欤棋者,户外屦二。
不闻人声,时闻落子。
纹枰坐对,谁究此味?
空钩意钓,岂在鲂鲤。
小儿近道,剥啄信指。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优哉游哉,聊复尔耳。
(编辑:抱抱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