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法反映不同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反映时代的精神风貌。“汉人尚气,魏晋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汉武帝平定六国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所以,汉代的书法反映出来的那个时代的精神必然是大气磅礴。魏晋分南方和北方,南方以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清秀儒雅之风得到充分体现,北方以“魏碑”为代表,显示了北方民族的雄浑与大气。唐朝国泰民安,经济、文化发达,法制健全,所以,唐代的书法非常讲究法度。
以汉字为载体的书法,标志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母语,书法体现出来的正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的血脉深情。台湾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就要学习《三字经》、《百家姓》,二年级就开始写毛笔字。台湾就是一个书法大学校,无论走到哪里,门头或者牌子上写的大都是传统楷书。通过普及书法艺术加深传统文化素养的磨砺,是此行带给我们的一大启示。
书法同时还体现着民族精神的传承。书法本身属于儒家文化的一部分,而儒家文化则一直是主导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主流。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不卑不亢。儒家的中和思想当然也体现在书法上。书法的主流审美取向也是中和之美,不得太张扬,也不要太收敛。
书法并不仅仅是写字,它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必须博览群书,饱学传统文化特别是国学,以此滋养学识和道德,也滋养书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