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行书运笔

2009-06-22 18:12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行书是介乎楷草之间的笔画,运笔时不能完全如楷书,也不能完全如草书。行笔要快而稳、圆而折,草意多的笔画要快写而不潦草,楷意多的地方宛转中注意方折。

行书是介乎楷草之间的笔画,运笔时不能完全如楷书,也不能完全如草书。行笔要快而稳、圆而折,草意多的笔画要快写而不潦草,楷意多的地方宛转中注意方折。

1.基本笔画的运笔和应用

1)点

行书的点与楷、草相比,多采用又断又连的方法,如写三点水和“以”字时,都是两点相连,一处断开。

2)横

横的运笔都要注意上下俯仰的引带关系,凡是横上接笔的都要挑上,凡是横下有笔画或接写下一字时,都用带下横相呼应。

3)竖

近于楷书的悬针、垂露,可依楷字的方法去写。有的竖因连接下笔而有一种圆曲的带钩竖,和照应左边的向左竖,还有呼应右边的向右竖。数字密排时,也可用一个加长的悬针竖疏透一下。

4)撇

行书撇势一部分出锋,一部分要引带下画而不出锋,这种撇叫回锋撇;有的斜撇要在上端带出笔画,可以用挑钩带上,这种撇叫做挑脚撇。

5)捺

在一个字里有两个捺笔时,上捺用反捺,出钩可以稍长、带起下画。在一连两个字都有双捺时,也可一用长捺,一用反捺以取变化。

行书的捺最富于变化,在一篇字里,可以多种捺法交互使用,如回锋捺,是把捺笔写到收尾处又回锋收笔;圆捺用在走之旁,末尾也须轻轻带住。

6)提

行书提笔除近楷书的一种写法外,还有两种连接上一画的提法,如写提手旁时,是用钩带起提笔;写衣旁时,是用上撇带出个长提,写法是写撇取虚笔。到撇尾又顿笔上提,改用实笔,形成撇提,这一提相连的折笔,势在引带下笔。

7)钩

行书环转的笔势增多,带来了笔势变化的不同,适量地减少了横、直笔画,如写左向的竖钩时,可以变的圆曲一些,称为左曲钩。钩须右向时,也要圆曲转过,称为右曲钩。不向左曲或右曲的就不能露出方折的刻板锋棱,应要流畅饱满,显出精神。钩多是上挑的,钩多了使行书的行气不便与下画呼应,所以行书里有一种反钩,就是到出钩处不出钩,反而回锋折过,把笔带向左下,但是反钩只适用于浮鹅钩,不适用于戈钩。

(8)折

折在行书中有方、圆两种折法,方笔折法与楷书差别不大,圆折笔在行书中用的范围较大,常见的写法是逢折处都是提笔圆转过去,不再顿锋另起,更不露方折锋芒。许多笔画的牵针引线,也靠这种圆折转递。折笔穿插在行书中,起到灵活调度笔画的作用。

2.偏旁在行书结构中的应用

行书偏旁的安排,其结构穿插大体上是同于楷书和草书,但又不能完全等同于楷书和草书,灵活度要比楷书、草书都大,像三点水旁、立心旁、车旁、女旁,都是部分楷写搭配部分的草写,但是分部来配合的规律还是大体上按着草书的结构。

另一部分字如“广”字,因为横撇相连,挤去了较多的部位,下面的结体就要变换适应。再如“穴”字头,在楷书中上面的点不宜占过多位置。而在行书特殊的结字上就可以变通,点与下面可各占二分之一的位置,这就看出行书有一定的灵活性。

(责任编辑:淡墨青衫)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