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古琴“吟”和“猱”技法详解——名家吟猱大全(一)(2)

2009-07-23 15:48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梅庵琴谱》 吟:得音后,将指急急摇动约三四转,犹吟哦之余韵,上下不出四五分。虽动摇不离其位,要至匀至实,不可轻摇漫动。然必松活,得灵动

《梅庵琴谱》

吟:得音后,将指急急摇动约三四转,犹吟哦之余韵,上下不出四五分。虽动摇不离其位,要至匀至实,不可轻摇漫动。然必松活,得灵动之机为妙。

猱:得音后,稍偏下复摇动约一二转。如猱之悲啼,较吟稍大而缓。

《桐荫山馆琴谱》

吟:按弦得音后,左指按弦的地方,在距离三四分内往来摇动,约四五次,距离先大后小,以至结束。

猱:指在按处往来摇动,距离按处约五六分,比吟的摇动距离大,并且稍慢。

章志荪《研易习琴斋琴谱》

吟:所按之位,左右摇动,以二次为度。

猱:随声向下徽注,复上又下摇得音。如弹性然,以三次为度。

彭祉卿《桐心阁指法析微》

吟:按弹得声后,带音上位右二分,转下位左二分,又上位右一分,又下位左一分,复上至本位为止。凡五音四转,两转一收,先大后小,以归本位。运指如旋规,取音须圆活,犹吟哦之有韵致也。

猱:按弹得声后,带音下位左二分,折上位右二分,又下位左一分,又上位右一分,复下至本位为止。凡五音四折,两折一收,先大后小,以归本位。取向与吟相反,运指如折矩,出声贵苍劲,犹猿猱升木,得其摇撼之声也。……吟从绰,须实上而虚下。猱从注,须实下而虚上。

沈草农等《古琴初阶》

吟:得音之后,左手指在得音的位上,先上后下,先大后小地来回滑动两三次,然后仍回到得音的位上。上下动作的范围不得超过二分。指法取势要圆。

猱:得音之后,左手指在得音的位上,先下后上,先大后小地来回滑动两三次,仍回到得音的位上。动作范围稍大,但不得超过三分。指法取势要方,或直上直下。

许光毅《怎样弹古琴》

吟:在左手指按弹得声的音位上,左右往来分余,动荡有声,约四五转,仍即归本位定吟。以圆湛饱满,仿佛吟哦,方有音韵。

猱:在左手指按弹得声的音位上,左右往来动荡,约过按位二三分取音。以苍老浑厚圆满为妙。

龚一《古琴演奏法》

吟:左指按弦,右指弹弦出声后,即在音位左右作小幅度快速摆动。传统“吟”法中,也有得声后,在音位的右侧或左侧作两三次固定节奏的小幅度摆动。

猱:左指按弦,右指弹弦出声后,即在音位两侧作较大幅度的摆动。

张世彬《中国音乐史论述稿》

吟:得音后,在指所按之位往来移动,上下不出三四分,先大而后小,约四五转,仍于本位用定吟而止,要以圆满为度。

猱:指于按处轻下重上,过本位五六分,重大带急,须避指甲声,然后动荡有情。

丁承运《论吟猱》

吟:左指于按弹得声后,带音在本位上摇摆三四分许,动荡有声,须实上虚下,约四五转,先大后小,仍归本位为止。取音圆活生动。

猱:左指摇摆幅度约五六分许,较大于吟,须虚上实下,约四五转,运指如折矩,取音苍老浑厚。

叶明媚《古琴音乐中虚实手法的运用》

吟:在得音的位上先上后下,先大后小地来回转动三四次,最后收音于本位。除本位音外,其余渐次转动之音因右手已无弹奏,故此余音已是虚音。…这些余音是应当只取其意而非以实音出之的。

猱:得音后,于本位音之左或右往来移动数转,幅度先大后小,最后仍归本位收音。无论在本位音之左或右,用猱运指均向本位音用力,如猱在本位音之上则指法动作虚上实下,如猱在本位音之下则指法动作虚下实上,这样力度才会稳定于本位音之上,指法虚实相间,动荡有请。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