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象戏,就是现制中国象棋,即李清照《打马图经序》中提到的“小象戏”。小象戏盘纵九路、横十路,双方各有将一枚,卒五枚,车、马、炮、象各二枚,改编、神为士双方各二枚。小象戏虽出现较晚,但到北宋即已一枝独秀。李清照《打马图经序》里,绘制的打马象棋两用盘选用了小家戏盘,而不选用大象戏盘,显示出小象戏的声势和深得人心。在古代交通不发达、交流不通畅的条件下,小象戏估计至少在百余年前即已产生,也就是可能产生于唐宋之交。
七国象戏,“七国象戏”有“将”各一枚,分署战国时七国名秦、楚、齐、燕、韩、赵、魏,亦属象戏赛制的需要。“行人”一枚,不能吃子,也不能被敌方子吃,只起到阻塞敌子的作用,与北宋时传入日本经改制定型的“将棋”的“仲人”类似。“炮”的着法与现行象棋完全一致;“骑”即流行象棋的“马”,着法与现制象棋“马”相同;“刀”斜行一格,“剑”直行一格,正好是北来时期流行象棋中“卒”着法的综合;新增加的“弓”和“弩”实力大于“刀”和“剑”,可按流行“卒”的着法,“弓”直斜行四格,“弩”直斜行五格。
广象戏,是晁补之创制的一种象棋。广象戏除了留下晁林之本人作的这篇序外,未见它史记载,北宋时未见流行,以至失传。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