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永春纸织画:朝廷贡品中的瑰宝

2009-09-07 09:3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永春纸织画是融合编织和绘画于一体的独特工艺品,与杭州丝织画、苏州缂丝画、四川竹帘画并列为中国四大家织。

泉州,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著名侨乡,历史积淀深厚,文化内涵丰富……历史的长河中,多少传奇经久不息,多少尘封往事日久天长愈加神秘撩人。昔日帝王情有独钟的纸织画,出自泉州永春百姓家。其画宛如“隔帘观月,雾里看花”,历史上,与杭州丝织画、苏州缂丝画、四川竹帘画并列为中国四大家织。

说起永春纸织画的来历,有这么一个美丽的典故。相传永春古称“桃源”,是因为曾广植桃树。早在隋末唐初,当那春雾茫茫、桃花盛开之时,朦胧美景令人陶醉。由此有人认为应该将这隐约美妙的旖旎风光用画来体现,并得益于编织艺术,巧妙的纸织画出现了。

也有一说,隋灭陈朝,陈后主之子敬台携军队、百工、族人由建康(南京)入永春(时为桃林场)。宫廷画师把中国画技巧与竹编技巧结合,创造出纸织画工艺。

纸织画的制作工序十分复杂,整个制作过程要经过构思、绘画、剪裁、编织、补色、点神、裱褙等工序,其中,绘画、剪裁、编织、裱褙是最主要的四道工序。

纸织画制作首先要绘画,它和中国画比较,规律一样,但是绘画用笔下墨,下颜色就不一样,纸织画有纸织画的画技:色彩要浓,层次要分明,明暗要突出。第二道工序是裁纸,每条是两毫米左右,裁每一条都要平行、一样大,裁功要苦练。

最难的一关就是编织了。

春天雾重或潮气大时,纸易断,难以编织。夏天过于干燥也不好织,这时的纸脆易断。冬天过于寒冷时,手冻的话就不够灵活。最理想的纸编织季节是秋天。

纸编织是模仿古代手工织布的方法,先在一张宣纸上绘好图画,再用一种特制的小刀,按一定规格细心地裁成一条条纤细的纸条,其宽在2~3毫米,头尾不断,保持一致,此作为经线。再取洁白宣纸,切成大小和经线一样的纸条,作为纬线。然后,用特制的纸织机,双梭交穿,轻轻细织,周而复始循环编织。编织时要保证不使画面的线条断了。最后再根据画面需要,补上各种颜色,纸痕交织、经纬分明、画面朦胧,极富立体感,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有中国古典人物、神仙,有壮丽山水、飞禽走兽,也能把油画移进纸织画,内容应有尽有,规格、种类繁多。

据史书载,隋末唐初,永春就有纸织画作坊,至盛唐时,已有9家专营作坊。宋代时纸织画远销南洋各埠。唐诗赞曰:何物离披最可人,纸间经纬别有因。清代泉州翰林陈肇仁如是描述:是真非真画非画,经纬既见分纵横。我闻桃源场中客,妙技别出关徐荆。并力劳作万万缕,缕以素纸痕分明。烟云斯须出素手,笔墨化尽恒畦盯。

在古代,纸织画多为朝廷贡品及达官显贵之收藏珍品,明代奸臣严嵩家被抄的物品中就有纸织画一项。清康熙、乾隆皇帝十分喜爱纸织画,宫廷里时有挂屏。永春纸织画被全国许多博物馆收藏。现在,故宫博物院还珍藏着清乾隆年间的纸织瑰宝――清高宗御制诗十二扇屏风。

永春的纸织画是融合编织和绘画于一体的独特工艺品,画面朦胧,有如复盖一层薄纱,既有十字布绣一样的方格分明,又有隔帘观花隐约依稀的艺术效果。

(责任编辑:小雅采薇)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