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分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科,这是两种不回的表现形式,工笔画一—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彻入微,要用极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写意画—一用简练、豪放、洒落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惰。写意画在表现对象上是运用概括、夸张的手法,丰富的联想,用笔虽简、但意境深远,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它要有高度概括能力,要有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落笔耍准确,运笔熟练,能得心应手,意到笔随。从唐代起就有这两种绘画风格。有的介干两者之间,兼工带写,如在一幅画中,松行用写意牛法,楼阁用工笔,使两者结合起来,发捍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
(青绿山水画)
青绿山水画:青绿山水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山水型,在古代绘画艺术上占有重要地位,这种画以青绿颜色为主,用笔工整,细笔重彩,色彩浓烈,富有生气。在勾线内用石青石绿着色。色彩浓烈的叫大青绿山水,彩色浅淡些的叫小青绿山水,有用金彩勾勒山石纹理的,显得画面富丽堂皇,这种叫金碧山水
(没骨画)
没骨画: 用墨笔勾轮廓线的叫骨法用,不勾勒轮廓线的叫没骨法,直接用色用墨进行绘画。后来又把画山水用的没骨法运用到画花画鸟上,不勾轮廓线,直接用色进行绘画。
(水墨山水画)
水墨山水画:水墨山水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奠定的基础,不用色彩,以墨的浓淡、干湿,表现峰峦山石景色。王维属杰出的诗人,又是山水画家。他常把景色写成诗,又把诗画成画,后人说他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到五代水墨画又有了飞跃,开始用皴法表现效果,使山石更加雄伟壮丽。到明代徐渭的泼墨大写意在水墨画上发展了水墨的技巧把墨洒在纸上,几笔画就做到了挥洒自如。他的画法对清代的石涛、朱耷(八大山人)影响很大。清代的郑板桥和近代的齐白石等都是受徐渭的影响。
(米点山水画)
米点山水画:米点山水也可包括在水墨山水之内,也称为米家山水米芾用墨点出山,用朦胧的调子,用浓淡墨、 用明显与模湖的墨点表现山川景色。元代高克恭、方从义画的较好。明代董其昌、蓝瑛都有突出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