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花鸟画的艺术表现

2009-09-14 15:22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花鸟画最初始于唐代,多为工笔画,其艺术性表现在工细逼真,呼之欲出,以边鸾为祖。

工笔画即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边鸾,京兆(今西安)人,官卫长史,擅画禽鸟和折枝花木,亦精蜂蝶。他下笔轻利,用色鲜明,穷弱毛之变态,夺花卉之芳妍。贞元中新罗国献孔雀,唐德宗诏边鸳于玄武殿,使其画之,一正一背,翠彩生动,金羽辉灼,似乎还能听见叫声。他画的《玉兰图》,根苗相连,极为精妙。

汤垢《画鉴》评论说:“唐人花鸟,边鸾最为驰誉。大抵精于设色,浓艳如生。”“要知花鸟一科,唐之边鸾,宋之徐、黄,为古今规式。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也。”这里“前无古人”是符合实际的。故中国绘画史家把边鸾奉为花鸟画之祖。又如五代画家黄筌写花卉翎毛因工细逼真,呼之欲出,而被苍鹰视为真物而袭之,此见于《圣朝名画评》:“广政中昶命筌与其子居农于八卦殿画四时山水及诸禽鸟花卉等,至为精备。其年冬昶将出猎,因按鹰犬,其间一鹰,奋举臂者不能制,遂纵之,直入殿搏其所画翎羽。”

工笔画在唐代已盛行起来。所以能取得卓越的艺术成就的原因,一方面绘画技法日臻成熟,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绘画的材料改进。工笔画须画在经过胶矾加工过的绢或宣纸上。初唐时期因绢料的改善而对工笔画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据米芾《画史》所载:“古画至唐初皆生绢,至吴生、周、韩斡,后来皆以热汤半熟,入粉捶如银板,故作人物,精彩入笔。”

工笔画一般先要画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篙本需要反复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后复上有胶矾的宣纸或绢,先用狼毫小笔勾勒,然后随类敷色,层层渲染,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如陈之佛所作秋艳图。

(责任编辑:楚狂凤歌)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