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历史悠久的湟中农民画

2009-11-16 16:43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湟中民间绘画发展历史较为悠久,早在明清时期就有众多民间艺人活跃于河湟谷地。

湟中民间绘画发展历史较为悠久,早在明清时期就有众多民间艺人活跃于河湟谷地。经漫长的探索和发展,成型于上世纪70年代,形成了以汉、藏文化为主而独具艺术风格的现代民间绘画——湟中农民画,成为青藏高原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艺术奇葩。

30多年来,湟中农民画创作队伍逐渐发展壮大,现有农民画作者100多人,骨干作者30多人。他们先后创作出农民画作品 2000多幅,其中220幅作品参加了全国大展,85幅作品获了奖,36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收藏,58幅作品在《世界知识》、《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美术》杂志等发表刊登。1988年3月,湟中农民画首次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同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称号。

湟中农民画骨干作者如已故农民画家华生兰,她的作品《鸡花图》曾获全国农民画展二等奖;孟鳌奎、张斌于2004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优秀画家。还有韩复兰等一批优秀画家虽身处农村,但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天赋,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湟中农民画熔民族文化、地方文化和民间绘画艺术为一炉。以鲜明的地域包彩和强烈的民族特点为创作背景,取材广泛、内容丰富,突出表现高原风光及风土人情。在继承传统民族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广泛地从民间刺绣、剪纸、民族服饰、民俗建筑中汲取营养,有选择地借鉴不同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的造型、构图、设色、线描及特殊的表现技法取舍创新、独具特色、自成新貌。

湟中农民画虽是一种十分难得的民间艺术,但它目前存在的现状是作者居住分散、经济支撑力量薄弱、每个作者的技艺差距、年龄差距较大,一无统一严谨的组织保障,二无精湛有力的师资队伍,三无可靠的销售渠道,政府虽然尽力搭建平台,但形成产业的难度较大。

(责任编辑:韵含)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