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扬琴艺术的逢勃发展

2010-03-09 17:58
来源:网络 作者:秩名
早期的扬琴,大多用于山东琴书、贵州文琴、北京琴书、扬州清音等民间说唱,粤剧、吕剧等地方戏曲和少数民族的歌舞伴奏,以及在潮州音乐、维吾尔族器乐等民间音乐的合奏中使

 

 

   早期的扬琴,大多用于山东琴书、贵州文琴、北京琴书、扬州清音等民间说唱,粤剧、吕剧等地方戏曲和少数民族的歌舞伴奏,以及在潮州音乐、维吾尔族器乐等民间音乐的合奏中使用。 
    五十年代以后,扬琴发展进入昌盛时期。全国各艺术院校培养了大批演奏、教学人材,并自1985年后开设扬琴硕士学位。普及教育广泛开展。 
    随着技法的不断发展创新,扬琴作为一件表现力较强的独奏乐器。不仅能演奏风韵独特的古典、民间乐曲、而且可以演奏技法高难、复杂多变的现代作品和外国乐曲。
    在艺术风格上,既有秀丽高雅的情趣,又具有激越奔放之气质,扬琴以其多种的表演形式和巨大的艺术魅力风靡海外,在外操琴和来华习琴的海外赤子和国际友人与日俱增。现阶段的中国扬琴,已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教学、演奏体系,并成为世界三大扬琴体系之一。
    近年来,许多教学、演奏工作者,通过搜集整理和深入研究。编著了各种版本的《扬琴演奏法》,运用力学、生理学、心理学、音响学理论撰写了演奏、教学、乐器设制学术论文。编辑出版了传统,现代扬琴曲集和成套教材及音像制品。
    同时,创编了一批题材广泛,曲式新颖、技法复杂、色调丰富的现代乐曲。如《渔翁》、《秧歌》、《骑兵进行曲》、《木兰辞变奏曲》、《映山红》、《流水戏歌》、《春到清江》、《边寨之夜》、《海岛新貌》、《游击队歌》、《茶山情》、《节日的天山》、《美丽的非洲》、《故园抒怀》、《山村春色》、《边疆的春天》、《打起锣鼓庆丰收》、《忆事曲》、《月夜清水江》、《龙船》、《阿里山主题变奏曲》、《山寨风情》、《海燕》、《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南海渔歌》、《哀思》、《欢乐的火把节》、《土家摆手舞曲》、《离骚》、《川江韵》、《汩罗江随想曲》、《黄河随想曲》、《怀念》、《大理三月行》、《思》、《天山诗画》、《黄土情》、《竹林涌翠》、《满乡随想曲》、《鸟之舞》、《流水》、《秋梦藕》、《尘世》、《觅》和大型协奏曲《海岛音诗》、《林冲夜奔》、《凤凰于飞》、《莫愁女随想曲》、《川江音画》、《粤乡行》等。
    成功地移植改编了一批传统外国经典乐曲。将扬琴音乐艺术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峰。在我国民族器乐的艺苑里,扬琴已成为一朵瑰丽的奇葩,灿烂夺目,光艳照人。

(责任编辑:云淡)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