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漆艺”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种类,一经与现代技术相和,便焕发出璀璨的光彩。1995年,在漆艺的发源地的中国大地上诞生了让中华民族引以为毫的“中国彩釉镶嵌漆画”,它是最古老的,也是最现代的艺术。它立足于传统文化,但充满现代艺术,是传统文化和现代高科技的巧妙结合,它与陶瓷和丝绸并称为中国古代传统艺术之三件瑰宝。
中国漆艺具有7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而且是世界漆艺的发源地。据考证,我们的祖先是在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用石刀、石斧砍伐树木而发现漆树的汁液可用于涂饰。随之,一种原始的艺术形态——漆艺,就诞生了。由于漆艺品独具抗腐蚀的特性,从而能在大自然的风雨中完美地保留下来,更使其成为一种存活的传统文化的独特见证,而被世人誉为中国传统艺术的“活化石”。无论是它的实用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特征。如距今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漆艺的古拙;4000年前良渚黑陶文化的漆艺之朴实;青铜文化时期,镶嵌漆艺之绚丽;西周罗细漆艺之精美;秦汉时期漆器的华丽;三国与北魏时期漆艺所体现的独立审美意识;唐代金银平脱工艺与雕漆技术之高超;宋代漆艺的质朴;元代薄螺细漆艺之光彩;明代漆艺技术之登峰造极;清代漆艺的繁缀等等,中国彩釉镶嵌漆画,则是在数千年漆艺传统基础上孕育而成的,从而形成最具特殊个性的艺术语言,产生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
中国漆艺之所以逾7000年而不绝,首先是因为它与中国文化的密切关系,同时也依靠一代又一代漆艺艺人的传承。漆画是漆艺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存在的文化空间是极其广泛的,它可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存在于佛教寺庙、道都道观;它可存在于屋宇殿堂,也可存在于商贾卖场;它可存在于生辰贺诞,也可存在于冥殿墓葬、车马装饰。在现代中国,漆画存在的广阔空间更为我们提供丰富的文化精神食粮。这些东西描绘和刻画了各个层面的生活面貌,这些不凡的造型与纹样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反映了我们的艺人的高超手艺,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也表现了我们中国的传统艺术、现代艺术的独特魅力。中国漆画作为启发性的资源,因其适用性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其神秘性被用于祭祀、其装饰性被用于观赏、其艺术性被用于绘画、其珍贵性被用于收藏。这一幅幅精美绝伦的漆画作品,都已游历了世界的许多地方,多次巡展于世界各国,并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敦煌历史博物馆、中国敦煌研究院、张大千纪念馆、三星堆博物馆等数十家机构与个人收藏。它继承发扬中国古代漆艺优良传统的同时,又借鉴了日本的莳绘、变涂,以及韩国的螺细、越南的粘贴技术,兼收并蓄,以大自然之万千材料、华丽之色彩、多变的技巧、细腻的手工,在世界漆艺中独树一帜。
制作中国彩釉镶嵌漆画的材料广泛,单就添色材料,除各种贝壳、蛋壳、骨、石、木、牛角等还有各种矿石矿砂,云母、煤精等,这些天然的物质不但有不错的视觉效果,而且能令制作出的作品不变色,保存久远。漆画与陶瓷、中国画、景泰蓝同是视觉艺术,但漆艺产生的特殊美感是基于其材料与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