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砚台发展“简史”及四大名砚

2010-09-10 09:43
来源:网络 作者:天涯
历代砚台发展轨迹,大致可划分为七个阶段:砚蒙于史前、砚兴于秦汉、砚盛于隋唐、砚卓于宋元、砚弘扬于明、砚精繁于清砚戛然于今。

 

 

砚台发展“简史”

       历代砚台发展轨迹,大致可划分为七个阶段:砚蒙于史前、砚兴于秦汉、砚盛于隋唐、砚卓于宋元、砚弘扬于明、砚精繁于清砚戛然于今。

      其中,在造型方面有三次大的变革或高峰。汉代,神秘化的社会风尚,追求浪漫的风格;唐代,奢侈化的社会风气,追求华丽的风格;宋代,文人化的社会取向,追求文雅的风格。-----摘自黄海涛《开悟堂聊砚》

四大名砚

端砚

      产于广东肇庆市的端溪。端砚石品常见的有鱼脑冻、荡青花、蕉叶白、天青、翡翠、金星点、水纹、金钱线和石眼等等。它的制作过程十分辛苦,从探察、开凿、运输、选材、雕刻、打磨、洗涤到装盒,工序多而且细致。

歙砚

      产于安徽歙县,唐开元年间开始制作。它有天然生成的纹理,如金星、眉子、细罗纹、水浪纹等。“金星”融结在砚石之中,形状很像谷粒,数量很多,有光泽;“眉子”像眉毛,有粗有细有疏有密,各不一样;“水浪纹”像水的波纹,变化无穷。歙砚的雕刻艺术受徽州砖雕和木雕的影响,有独特的艺术风格,造型浑朴,大方匀称。

洮河砚

      产于甘肃西南洮砚乡的洮河水底,颜色墨绿,经过研磨后可看到黄膘水纹,如浪似云。洮河砚在唐代就已名扬天下,它具有发墨快、耐用、蓄水持久、色浓保湿、利笔等优点。

澄泥砚

      唐代以前,歙、端石砚还没有出现,泥砚就成为古人作书作画的惟一研墨器,其中山西绛县和江苏宝山烧制的澄泥砚十分出名。澄泥砚的好坏可以从颜色和斑点上看出。鳝鱼黄颜色的最好,绿头青次之;黄土有斑点,叫砂斑点,点大些的叫豆瓣砂,小的叫绿豆砂,一般大小斑点都有的是上等,很适合落墨。

 

(实习编辑:清风)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