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中炮林逸仙(2)
2011-06-07 10:35
1915年,林弈仙弈游闽、鲁、江、浙等省后来到上海,在凌云 阁茶楼首战上海名棋手励志英,约定分先十局。林先行的五局,盘盘以中炮直、横车开局,攻
1915年,林弈仙弈游闽、鲁、江、浙等省后来到上海,在凌云 阁茶楼首战上海名棋手励志英,约定分先十局。林先行的五局,盘盘以中炮直、横车开局,攻势凌厉,凶悍异常,都取得大优势或 胜局;后手的五局,也大多应顺手炮,最后以五胜三和二负的优 势击败励志英。在上海一炮打响,受到富商张澹如的青睐,并请 他摆设象棋擂台。由于奖金较高,吸引了许多名棋手,但都没有 动摇林的擂台。稍后,“淮扬三杰”之一王浩然来上海弈游,闻讯 攻林之擂,由于守擂均后走,中炮的优势难以发挥,林曾一度落 后,后在分先对弈中才挽回失局,保持均衡。据《无敌中炮展雄 风》一文称,“林惯用的中炮横直车盘头马的阵式,持续进攻,一 直保持凌厉的攻势,先后挫败上海的诸多名手”。由于林弈仙的 对局大多用中炮且胜局较多,因此人们誉他为“无敌中炮”。
这段时间,在浙江平阳县又冒出了一颗新星,名叫谢侠逊, 时已在上海的《时事新报》供职,兼编“象棋专栏”,谢的棋艺也是 全国一流,和林交手后互有胜负。1918年上海青年会举办首届 全市比赛,除本地棋手外,外地在沪的名棋手也有参加的,共有 60多位好手参加,比赛结果,“无敌中炮”林弈仙屈居第二。
三十年代初期,华南方面 传来开展埠际赛的棋讯,华东 方面以上海为龙头组队应找, 林弈仙虽已50多岁,但以其名 声和战绩,仍为无可争议的代 表参赛。在对李庆全的一局林 以“中炮横车盘头马”进攻,如 图3时轮到林走子,此时林既 可炮五进三催杀,也可车六进 二后(李马5进7)再车八平 四,李亦难应付。
1936年前后,台湾地区象 棋十分盛行。作为一个以弈为 游,以蒋带弈的“仙客”,自然十分想去看看。恰好台湾方面的高 手高练、陈番、许文烈等风闻“无敌中炮”的威名,邀请赴台讲棋。 在台湾他会战了当地的众多名手,胜多负少,被台湾棋界称为 “五段”(最高棋艺)。
(三)宝刀不老促长寿
解放后,林弈仙已是70多岁高龄,很少参加比赛,但仍弈棋 不停,在和老朋友、老相识相处时,时有技痒之感,总要来它一 局。他认为弈棋能解闷、消愁,能使人精神振奋,对于高龄人来 说,只要弈棋不过度,对长寿十分有益。
1951年冬,上海“一家春”茶社拟搞一次大象棋表演赛,为 了让观众看个新鲜,特邀当年的“无敌中炮”林弈仙和正在上海 的另一高寿棋星——福建棋王连学正对局,另请“象棋总司令” 谢侠逊作棋证。由于三位都是70岁以上的高寿国手,引起不小 轰动,一时观众如潮,难以害纷,“一家春”不得不采取挂大盘再 加扩音机“唱棋”的做法,以满足观众的要求。整个表演赛中,林 弈仙虽已72岁高龄,但丝毫不改当年“无故中炮”的架式,先手 用炮,后手也还炮,并且一连三刀,将比他年长的福建老将杀得 片甲不留。
1956年冬,首届全国象棋锦标赛在北京体育馆开幕,林弈 仙以本世纪初年名手的身份,被聘为大会副裁判长,积极参加赛 事工作,同时对后一辈棋手杨官璘、王嘉良、刘忆慈、李义庭等十 分关切。他认为王嘉良的棋风和他十分相似,杨的棋风极为细 致,比较难对付。次年举行第二届全国棋赛,他仍在大会主持赛 事,比赛结束后,他不觉技痒起来,提议和全国冠军杨官璘对弈 一场。5月30日,上海四马路的小广寒广场热闹非凡,林弈仙 以78岁高龄和两届全国冠军杨官五子棋璘弈在一起,结果以一胜一负 拉平,实现了他在“封刀”之前,和诨号“魔叔”一战的愿望。实践证朋林弈仙数十年坚持弈棋,不但棋场上雄风依旧,更主要的是:说明弈棋有利于健康和促进长寿。
林弈仙于1969年逝世,终年90岁,可说是高寿棋星了。不可否认,弈棋促使了他思维锻炼和身体保健。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